相传,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有一年巡视湖广,路经应山。就餐中,在享用了美酒佳肴后,执事太监才喊出一声:“上饭!”他就闻到了一股舒心爽神的扑鼻香气。不一会米饭送上桌来,朱元璋端起一看,碗中的饭竟粒粒都象琼玉。朱元璋不觉胃口大开,比平时格外多吃了一碗饭。
饭后,朱元璋传来县令,特意问起所吃之米产于何处。县令说:“这种米本是应山世代相传的优良品种,用它蒸出的饭格外香、甜、松、软,人人爱吃,尤其适合老弱病人的口味。为了款待皇上,下官特意派人下乡采办,从全县精选回一些特优谷子,细细碾出大米……”县令一边说一边将谷子、大米呈给皇上验看。朱元璋先看谷子,谷壳黄里带红;将谷壳轻轻咬开,露出的糙米皮红似血;再看做饭的精米,粒粒光滑似珠。朱元璋看罢,不由得连声称赞:“好米,好米,简直就象美人心哩!”还随即降旨,将这种米定成了“贡米”。
从此,应山的这种米就被叫作“美人心”米。当地还流传一首民谣:“美人心,两头尖,一人吃两人添。”表示人们对“美人心”米的特别喜爱。
附记:“美人心”米曾在广水市大面积种植,多时达到二、三十万亩,并以“广水大米”之名行销许多大城市,年外销量曾达三千万斤左右。近年随着农业科学水平的提高,“美人心”已逐渐被新的高产优良稻种更替,但由于人们爱吃,有些地方也还有少量的种植。
我叫杨欢,来自湖北工程学院,请支持杨欢的博客,关注杨欢的能力秀主页!谢谢!
送颗梧桐子吧!多谢!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