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县第一中学简称莘县一中,始建于1951年,先后几易其名,于1961年最后定名为“莘县第一中学”。她是一所历史悠久、业绩辉煌的聊城市名校。她由于成绩突出,先后评为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省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市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市德育先进单位、省生物学联赛优胜学校等荣誉称号,连续五年被县委、县政府记集体三等功。
多年来,莘县一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励精图治,拚搏进取,使得学校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等项工作中都取得了突出成绩,尤其是高考上线人数连年攀升,2000年高考本科上线579人,位居全市第一;2001年在生源减半的情况下,高考本科上线535人,实际录取596人,位居全市第二名;2002年高考本科上线653人,实际录取747人,重点本科数及体育生上线数均居全市第一;2003年高考本科上线745人,实际录取833人,位居全市第二名;特别是2004年高考,本科一次上线1112人,位居全市所有高中第一名;重点本科上线553人,居全市重点高中第一名;体育双过关60人,居全市第一,在全市是九连冠;美术专业实际录取本科163人,居全市第一名;张恒同学以721分,全省理科第三名,全市第一名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史建亮同学以优异的专业和文化科成绩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录取。另外,被人大中科大、上海交大等名牌院校录取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初步形成了名优生群体。在历年进行的全国性竞赛中,该校学生也频繁获奖。
1958年,学校由省教育厅直接领导降为所在县领导,校长由省政府任命降为聊城专署任命,学校由校长负责制改为党委领导。从这年开始,学校同时设2个高中班。这标志着本校的中学教育又上了一个档次。是年十二月,莘县、范县合并,学校更名为“山东省范县莘城中学”(1960年6月,校名为“山东省范县第二中学”直到1961年7月,校名恢复为1956年的“山东省莘县第一中学”)。1959年,一中建立了严密的军事组织——民兵营。王体敬校长任营政委,教导处主任赵建祥任营长,各连排长、指导员由班主任和学生干部分别担任。还建立了军事体育俱乐部,学习射击、航空模型、无线电操作等军事技术,请兵役局的同志做老师,讲解军事常识、指导作战技术。 1966年5月7日,毛泽东发出了“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学校贯彻毛主席的《五·七指示》精神,坚持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当时社会上已经掀起了批判“三家村”和《海瑞罢官》的潮流,《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充满火药味的社论. 1995年以前,学校规模一直保持24个应届高中班,教职员工170人左右。1996年9月,新建的实验高中尚不具备招生条件,由一中代招10个班学生。因此,学校班额急剧膨胀,达到42个教学班(其中补习班6个,这时的高一新生达到20个班,1998年9月减为12班,两校独立,生源平分)。教职员198人,其中专职教师136人;到2004年,招生班额又达20个,教职员达294人。专职教师学历达标率由1998年的49%提高到87%.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