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粗糙如树皮的大手,一双饱经风霜的眼眸,43年坚守环卫一线岗位,62岁的许厚武看起来要比同龄人显得“沧桑”。但是,平凡的他却在平凡岗位上用笔墨活出不一般的滋味儿。
在花3年时间完成个人回忆录《酸甜苦辣咸》之后,刚刚退休的环卫工人许厚武再次握起手中的笔,历时两年时间,翻遍港城环卫档案室,采访40多位老同志,写就了13万字的港城首部区级环卫志———《海州环卫志》。
每当提起写作、提起他的作品,许厚武浑身就充满了精气神。“环卫工作是我的本职,写作是我的毕生爱好。”许厚武说,1970年,年仅17岁的许厚武初中毕业后从事环卫工作。刚加入工作那会儿的许厚武,是单位少有的“文化人”。但是,学生和环卫工生活的落差,让年轻的他不得不直面现实的冷酷和难堪。他不但要每天拉着装满垃圾的平板车艰难地穿行在街巷中,还要面对世人对环卫工作的偏见,他成了周边邻居“不学好”的负面教材,碰到熟人时不得不拉低帽檐遮住脸躲过对方。
“我当时就有种想法要写本书,改变世人对环卫工作的偏见,提高环卫工人的社会地位。”许厚武说,这一想法自2009年后尤为强烈。“当时恰逢建国60周年,书店里各种地方志和部门志层出不穷,但是,我逛遍书店却怎么也找不到环卫工人自己的环卫志。”许厚武说,作为不可缺少的城市美容师,环卫工见证了港城的崛起发展,他们默默付出的汗水不应该被人遗忘。“从那时起,我就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在港城环卫事业成立60周年前,编写出一本属于港城环卫工人的环卫志。”他说。
抱着这一想法,许厚武向辖区城管局提出申请,并获得了批准。2014年,许厚武退休后,他的环卫志采写工作正式启动。由于许厚武对写志立传的格式和框架并不熟悉,为此他自掏腰包买遍了港城大大小小各类企业志和地方志,从连云港市志、新浦区志、老海州区志,到磷矿志、新海电厂志等,一一研究,有的纸张甚至都被翻烂。为了准确获悉历史事件,他走遍海州的大小环卫所,从档案室中调取资料。为了更好地还原历史,写出环卫志中的传奇人物,许厚武通过各种关系,联系到一些资深的退休或在职职工,通过他们的描述,还原一段段往事。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