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州八景

家乡区县: 河北省涿州市

   涿州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汉昭烈帝刘备,汉桓候张飞,东汉文学大家卢植,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易学大师邵康节,苦吟诗人贾岛,宋太祖赵匡胤等等皆出于涿州。与此同时,涿州风光更是引人入胜,其中最著名的就要属涿州八景了。

   涿州八景:通会灯市、双塔晴烟、拒马长虹、胡良晓月、邵村花田、督亢秋成、楼桑春社、盘坡积雪。

有诗为证:

通会灯市似火龙,双塔晴烟报主凶。

拒马长虹行逆水,胡良晓月除夕明。

邵村花田景优美,督亢秋成退肖兵

楼桑春社松齐顶,盘坡积雪不易融。

通会灯市

指正月十五元宵节闹花灯的场面。

   涿州古城原城中有夹城,门名“通会”,夹城上有重楼三间,名“通会楼”,俗称鼓楼。楼上左鼓右钟,通会灯市。

   楼高四丈。二十里外即遥遥在目。每年正月十五是闹花灯之日,从通会楼至南门置72架木制等牌楼,十字路口置灯棚7座。每到此日,大街小巷,张灯结彩,耍龙灯、狮子、踩高跷、放鞭炮,真是火树齐开,星球碎挂,千家万户,燃烛通宵。元宵之夜,登上鼓楼,远眺长街,龙飞凤舞,颇为壮观。这一景象称为“通会灯市”。有诗为证:“春风初到月初圆,不夜城中沸管弦,万盏灯光双塔影,一时辉映鼓楼前”。

   涿州的元宵灯会,始于汉,兴于唐,盛于明清,是个历史悠久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古人曾有“南有扬州,北有涿州”的说法。如今,传续千年的涿州灯会更名为“中国涿州花灯节”,引来了北京、天津以及海内外几十万中外客商和游人一睹“千年灯节”的风采,人们在红红火火的元宵花灯节上感受着浓浓的新春气息。

双塔晴烟

   指矗立在涿州古城内东北的云居寺塔和智度寺塔。双塔建于辽代,这两座塔的建成,民间有着动人的传说。说是有两位巧手的姑嫂,一夜之间建成,实际上是佛教文化产物。

   所谓“双塔晴烟”,一是说:在风和日丽的天气里,远看双塔正象几缕青烟在蔚蓝的天幕上袅袅升起。一是说:在晴朗的天日,双塔顶部周围能看到几缕青烟。

   有诗记:“丰碑犹自纪金辽,双塔凌增逼九霄,佛火不明铃语寂,晴烟几缕逐飘”。

拒马长虹

   城北拒马河上的永济桥,拱跨度大,形状优美,飞跨拒马河两岸。桥的倒影映在河水中,宛如一道彩虹。因此,被称为“拒马长虹”。

胡良晓月

   城北十里胡良河横跨一座石桥,南来北往的行人登上这座石桥,都免不了停步,欣赏这里的景色。尤其是将近黎明时,当雄鸡报晓,天色微明,在晨光熹微中,静静的河水流着,水中映出一片残月,波光桥影,景情交融,引人入胜。

   故曰:“破晓事行役,去去之胡良。残月淡如水,天寒知欲霜。钟声逗曙色,宿火明渔庄。晨鸡时一鸣,隐隐腾朝阳”。

邵村花田

   城西北稻田区的百尺竿乡大、小邵村一带,地处胡良河流域,土地肥沃,水源充沛,小桥流水,沟渠纵横,誉为“小江南”。也是易学大家邵康节的故里.“邵村花田”是指这一带农田景色。每当稻田插秧后,方田披上新装,一块块莲花点缀,又有远处青山相衬,确实把人带入了“山光泼翠水托蓝,获稻分秧事事谙,十顷荷花万株柳,卜居须住小江南”的诗意中。

督亢秋成

   战国时期涿邑隶属燕国。督亢,即指当时涿州东南部大面积肥沃地带。荆轲刺秦王,奉督亢图入秦,因身单力薄,大功未成,被秦王杀死,空留下一个“图穷匕首见”的故事。

   有诗云:荆卿图督亢,献地秦人喜。风萧自古传,黄云复万里。丰年禾黍多,百室歌盈止。壮士何处寻,西风吹易水。“黄云复万里,丰年禾黍多”两句描述了督亢一带原野庄稼丰收的景象。

楼桑春社

   楼桑村在涿州城南十五里,为汉昭烈帝刘备故里。

   汉昭烈帝庙,庙宇宏广壮丽,工程浩大,庙貌巍然。主要神像,均为木制,尤为壮观。院中古柏参天,碑碣林立,花木繁茂,往来游人驱车过此徘徊瞻眺,流连忘返。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在这里举行盛大庙会,方圆数十里的乡邻,扶老携幼,纷纷到此赶庙,各家商号,争相开业,小商小贩,江湖艺人蜂拥而至。“父老相携载酒游,果然春社胜于秋”等前贤诗句,即当年写照。

盘坡积雪

   盘坡又称三坡,距涿州城二百里,涿州的“飞地”,前人对此有过“连云一白接天涯,积雪犹堆六出花,十丈红尘飞不到,玉山深处有人家”的吟咏。

 

 

田雨佳(2015-04-1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