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城县介绍

家乡区县: 山东省郯城县

  郯城县南部为江苏省邳州、新沂、东海三县市所环绕,北部与临沂市罗庄、河东和临沭、兰陵四区县接壤。郯城县历史悠久。早在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的踪迹,郯城是古徐文化发源地,曾是早期古徐国的国都所在地,古徐国的第一位国君若木和此后数位国君都葬城北七里处。此后有郯国建立。“孔子师郯子”典故就发生于此。至2001年6月,全县辖11镇6乡,871个行政村,96.92万人。全县人口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回、满、苗、彝、壮、朝鲜、蒙古、哈尼族等14个,约占总人口的0.5%。

  郯城县(今郯城市)历史悠久,氏族社会末期,境内已有人群定居。时境为“东夷”之地,太嗥氏为东夷一著名酋长少嗥氏为黄帝族向东发展的一支,与夷族杂居于此,称“炎”地。周封炎族首领于此,称炎国,后演化为郯国。春秋时期,臧(地名),即在此地,臧僖伯(鲁隐公的伯父),封于此地;郯国附鲁,“郯子朝鲁”、“孔子师郯子”即出于此。战国时期(约公元前414年)为越国所灭。秦置郯郡,后改称东海郡,置郯县,属徐州刺史部,为县、郡、刺史部治所。唐贞观六年撤县入下邳,元和中复置,始有“郯城”县之名,不久又并入临沂。元末复置郯城县,明清之后县域有变,县名未易。

孙文龙(2014-05-0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