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民俗——端阳节和赛龙舟

家乡区县: 安康市汉滨区

   端阳节民间俗称端午节,传说是为纪念楚国三闾大夫屈原而兴起的节日。作为深受巫楚文化影响的安康,端阳节的南国风情在这里显得特别浓郁。

    临近端午,安康城乡的大街小巷便相继出现各种各样的香包、花裹肚、雄黄、香面和变蛋出售,包粽子用的笋阔叶、蓼叶、苇叶、马兰草、棕树叶(用于捆绑粽子)、糯米、大枣、红豆等也陆续上市,满街一片浓郁的节日气氛。节日的早上,人们争相起早,去河边水塘、堰渠边和坡边沟岔拔水菖蒲,采撷艾蒿、车前草、茵陈等,据说这天百草为药,尤其带露水的药力最强。传说菖蒲是屈原的佩剑化成的,插在门上可以驱邪避疫,所以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在门框上插上艾枝和菖蒲。这天早上要给孩童们佩带用中草药甘松、白芷、川芎、当归等为香料做成的香包。人们吃粽子、鸡蛋、喝雄黄酒,还要给每个人的耳朵、鼻孔抹上雄黄酒,以辟疫疬、驱五毒。

    端阳节在安康还有一项重大群众性文化活动就是“龙舟赛”。在安康,汉江沿岸各县每年都会举行的大型龙舟比赛活动。各地的龙舟都有有固定的颜色,如安康城的六条真龙船就分为四种颜色:水西门泗五庙和金川街镇江寺为金龙,中渡台和中河街为红龙,小桃园为白龙,石堤街为青龙。参赛时临时装饰的八条假龙舟也分三种颜色:许家窑、七里沟、唐套湾红龙四条,东泗王庙、老君关、石梯铺黄龙三条,青山套青龙一条。再如白河县城,上河街为黄龙,横街口为红龙,下河街为白龙,对岸湖北郧西大王沟、老官庙为黄龙,白石滩为青龙……。每当端阳龙舟竟渡,江面上百舸争流,舟飞如箭,鼓声震天,浪花翻飞;两岸人山人海,观众如潮。尤其安康近几年来举办的各届“龙舟节”,更是把安康古老的龙舟赛事推向了高潮,每年因来观看安康独特“龙舟文化”的外地客人更是络绎不绝。

晓晓(2014-05-0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