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花鼓戏的简单介绍

家乡区县: 湖南省雨花区

   说起湖南,这的确是一个文艺大省,不管是在日新月异的今天,还是在思想保守的过去。湖南的文艺项目一直保持着全国领先,直到今天,她拥有的文艺作品不计其数。而其中,关于湖南传统剧目---湖南花鼓戏,依旧是戏曲艺苑的一只奇葩。

    湖南花鼓戏是湖南各地地方小戏花鼓、灯戏的总称。由于流行地区不同而有长沙花鼓戏、衡阳花鼓戏、邵阳花鼓 戏等等之分,各具不同的风格。湖南花鼓戏源自湘南民歌发展而成,从一旦一丑演唱发展到“三小”演唱。各地花鼓戏的传统剧目约有四百多个,音乐曲调三百余支。按其结构和音乐风格的不同可分为川调、打锣腔、牌子、小调四类,都有粗犷爽朗、地方色彩浓郁的特点。音乐以小唢呐、锣鼓伴奏,曲调活泼轻快,适于歌舞戏。著名演员有廖春山、王佑生、张树生等。

   湖南花鼓戏的发展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受到了摧残,但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地分别成立专业剧团,进入城市剧场公演。据1981年统计,全省有花鼓戏剧团54个,并成立了湖南省花鼓戏剧院。1957年,湖南省艺术学院成立,设有花鼓戏专科。

     大家不知道是否听过这些比较有名的花鼓戏剧目。各地湖南花鼓戏传统剧目,总计约400多个,以反映民间生活为主,多以生产劳动、男女爱情或家庭矛盾为题材,语言生动,乡土气息浓厚。1949年后,花鼓戏艺术有较大发展,不但整理了如《刘海砍樵》、《打鸟》等传统戏,而且创作了《双送粮》、《姑嫂忙》、《三里湾》等不少现代戏。而《打铜锣》、《补锅》、《送货路上》、《野鸭洲》等已摄制成影片。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刘海砍樵,很多外地的人也可以随意的哼上一小段。

     湖南花鼓戏的音乐风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湖南花鼓戏的喜剧性;第二,湖南花鼓戏的乡土性。
     湖南花鼓戏的喜剧性主要体现在塑造人物和表现手法上。首先在人物形象方面,以正面的肯定性的喜剧形象为主。其次,在艺术视角上,它更加的贴近生活,大多为百姓人家日常的生活和对一些传统事物的看法等等。湖南花鼓戏所取的喜剧题材常常以农民的思想感情、审美、心理逻辑去塑造人物形象。传统花鼓戏所选取的喜剧题材是非常丰盛的。艺人们总是根据农民的思想感情和审美等方面去所造人物形象,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大多数著名的花鼓戏,都是通过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勤劳、正直、孝顺等美德和追求忠贞爱情、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真实地表现了劳动人民向美向善的愿望。传说中的人物形象丰满、个性鲜明,是湖南花鼓戏的一大亮点。

      

周竞儿vivi(2015-04-1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