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鸭因猪肚形似口袋而得名,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据载,明末清初时,各地义军崛起,八大王张献忠,在引精兵转战各地,于一农户家小憩。因时值隆冬,农户热情以老鸭、猪肚炖汤献之。因美味“汤白肉香、味极鲜美”,而深受张献忠欢喜,遂大赏!故此,该美味在民间流传,形成口袋鸭雏形。
据载明末清初,“八大王”张献忠率一千骑兵从湖北转战四川,进入巴蜀之地,在一户农家中小憩,时值隆冬,蜀地阴冷潮湿,农户又无多余食物供与兵士,只得用其自家家养的老鸭和本留着过年用的几只猪肚炖成鸭汤,炖成之后其汤白肉香,深得张献忠和兵士们的喜爱。值此,这道不得已之下而做出来的汤在民间广泛流传,并得以保留下来。
抗战时期,许多下江人士为了躲避战争而来到巴蜀,将其自己的一些饮食习惯和方式加入到菜中,抗战结束后,他们又将这道菜肴带回江南一带,返乡后的徽人融入徽菜的一些特点后,逐步形成了现在口袋鸭的雏形。
一个偶然的机会,马鞍山市口袋鸭餐饮发展有限公司的总经理程国兵先生品尝了这道菜,俗话说“无鸭不香、无肚不白”,凭借自己多年的经商经验和敏锐的市场眼光,他经过多次研发改良,结合了徽人立足鲜活、讲究食补、以食养生的饮食习惯,加入十几种名贵中药材,用砂煲煨炖,使此菜更具备了滋补益阴、消肿利水、补中益气之功效,形成了现在风靡马鞍山及周边城市的口袋鸭砂煲火锅。
口袋鸭,以汤鲜爽、味醇厚、开胃滋补、回味悠长等特点,以及优惠的价格,优质的服务,深受广大顾客的欢迎。口袋鸭人致力于发展餐饮文化事业,将通过加盟连锁的形式逐步把口袋鸭的品牌深入人心,享誉中华大地。
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wm23.cn/josiewu
我的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65956044.html
我的微博主页:http://weibo.com/5592295043/profile?topnav=1&wvr=6
我的博客主页:http://blog.sina.com.cn/u/3484535144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