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如果你来杭州,我会带你去这里

家乡区县: 浙江省西湖区

杭州的冬夜已渐暖,前两周灵峰的梅花已经开过了,柳浪闻莺的柳条也越来越嫩了,北山路、南山路、杨公堤的梧桐日渐褪去了萧条,路边草丛里都星星点点地抽着青草、时不时还冒出几朵艳丽的小花,城区的绿化带上也早已花影婆娑。
为你推荐几个风景很赞,不仅适合踏青出游,还能拍写真、婚纱,尽情玩摄影的好地方。或许这些地方你都曾听说过,却从未亲自到达!

因为它们带着西式的风情,溶解在良渚千年的文化里头,距离有点远!
它是良渚美丽洲,不仅是一座教堂,也是设计师对“感觉空间”的一次唯美探索。来自日本的规划原型,产自意大利的铜钟,它们是良渚肌理中异质的镶嵌,也是历史文明的新鲜血液。

因为它们深处西湖以西,在西溪的一派野味里独自散慢,有些默默无闻!
它是西溪湿地蒋村慢生活街区,从西溪湿地文二西路的入口进入,还要用脚步探寻2公里左右才能到达。它不惊艳,几家自成风格的小店静静地守候在路的两侧,不招不摇,像是说着“你爱去不去”的样子,而这条路呢,走个百来步就又结束了,但是如果拐进枝枝末末的小路,一定会另有收获的!

因为它们伴着声声潮起潮落的声响,暗落落地散落在钱塘江流域,被时光冲得太清淡
它是白塔公园,曾经的杭州闸口火车站堆场、浙江第一条铁路——江墅铁路的始发站、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杭州知青奔赴北疆插队落户的出发地。虽然如今已被改建成了公园,但依旧保留着大量铁轨、火车、龙门吊、信号灯等铁路元素。坐上被刷新的蒸汽火车,物是人非的场景里似乎还能遥想起某个片段里的离别月台。

它是钱塘江大桥——杭州钱塘江上的第一座大桥,当兴建的三桥坍塌,当无数豆腐渣工程轰然倒下,这座由茅以升主持设计且经过战火纷飞的大桥却一直坚挺着。每当桥的下层有火车飞驰而过时,整座桥都会颤抖几下,再加上不到1米的窄窄人行道上不时就有电动车、自行车擦肩,第一次前往,常常会有些惊心。桥的北面是古老的六和塔,桥的南面是新兴的滨江烟囱楼,360°各有风景。

它是浙江大学(之江校区),六和塔再往西2-3公里便到了。在浙江大学那么多的校区里面,相比于最新最大的紫金港、最老最深入人心的玉泉,之江的红房子和猫显然要无名许多,不过正因为如此它才值得去嘛~~整个之江大概有十五六幢老楼,最显眼的就是红房子,圆拱门廊、雕花柱子,留着古罗马建筑的痕迹,另外随处可见的猫瞬间就拉长了时间感!

它是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之江这条线上的又一座传奇校园。不同于浙大之江的传统,由中国建筑师王澍设计的美院一定会重塑你对校园的认识,峰回路转的建筑线条分明、明暗交替,每一幢楼似乎都在跟你倾述一个故事。偶尔透过玻璃窗窥视教室的格局,你甚至会怀疑“这真的是用来教学的地方吗?”大概只是我们不懂艺术家们的那份随性罢了!

因为它渗透在枕水人家里,依运河郁结着古杭城散不去的灵气,隔了太漫长的时空!
它是运河两岸的垂柳,不比柳浪闻莺密集却夹杂了无数人情世故。可以从西湖文化广场的武林门码头乘坐3块钱的水上巴士,匀速前往拱宸桥,半个小时就能到达;也可以沿着运河两岸的步行小道闲庭漫步,走一程停一程把运河的景点都玩遍。这一路上,两岸的桃花开了,垂柳愈发鲜绿了,只是大概只有住在附近的居民才会记得不时就前往去看一看这里的风景。

它是小河直街,运河边的所有步行街中最原生态的一条。这里住着真正的枕水人家,小小的巷子虽然也经过了革新,但是当地的居民依旧在这生活,路过时不经意就能看到几个人闲扯家常。靠河边的人家总是过着休闲的日子,晒晒太阳、搓搓麻将,小日子特清闲。还有一条创业街区,都是年轻人开的小工作室,安安静静,就像遗世独立地存在于这个城市之外。

因为它们被忽视在西湖人山人海的随波逐流里,没有人几个人真心去探寻。
它是宝石山(山顶),但不是你理解中的保俶塔。沿着山中的小道蹭蹭蹭往上爬,从北山路上山也就十来分钟的时间而已。在山顶往南俯瞰西湖,雷峰塔、北山路、三潭印月……该有的景全在视线里头。大好天气里苏白二堤必定人头窜动,但是在这里你不必担心随波逐流,只要静静地坐在头山的岩石上,就能好好领略桃红柳绿的一派春色!

它是杨公堤,在西湖人来人往的四周里面,就数它最清淡,每每过去都是行人寥寥。可能正因为少了几分喧嚣,这里的梧桐才更显鲜活。杨公堤从头到尾一共要经过六座桥,如果坐公交的话一上一下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小有欣喜。杨公堤一侧的水杉林在春天的时候绿得极美,而林子对面的木栈道视野开阔,静静在水的边缘一坐,就像误入了一幅灵动的画卷。

微笑的大眼睛(2015-04-1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