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鱼的原产地在东平州城(今水浒故里山东省东平县州城街道办事处驻地),属于圣旨骨酥鱼糟鱼
的一个分支。是东平当地著名传统特产“两蛋一腥”(两蛋:松花蛋、红心鸭蛋)中的“一腥”。据有关记载和传说,糟鱼的创制,始于清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至今已历三百余年。州城历史上以制作糟鱼著称的有聂、谢、赵、王诸家,以聂家糟鱼最负盛名。
烹制好的糟鱼,具有鱼体完整、肉质松软,骨烂如泥,肥而不腻等特点。成品鱼呈酱黄色,醇香爽口,色味俱佳糟鱼味美价廉,是一般老百姓喜爱的佳肴。但缺陷是鱼的鲜味没了,有糟的异味,吃完回口还略有苦腥味,所以,糟鱼在穷苦阶层有市场,很难登上“大雅之堂”。在过去,特别是州城内那些从事拉车挑担或做小买卖的穷苦人,他们碰上收入较好的时候,就买上二两酒,一包糟鱼(过去糟鱼用莲叶或麻子叶包),一手端着酒碗,一手拿着糟鱼,蹲在酒店门口,饮酒,吃鱼,谈天说地,高兴了还来上一段“梆子腔”,说什么“有酒有鱼有白面,给个知县也不换”。当他们负债赔钱的时候,也要赊二两酒,一包鱼,蹲在那里借酒浇愁。
2营养价值
糟鱼含有丰富的钙、磷、碘、锌、硒等多种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经常食用可增强钙的吸收,促进身体强壮,该产品具有卫生方便等特点,是家庭宴会、旅游快餐、馈赠亲朋之佳品。“糟香思故乡”,就是海外侨胞和外出游子在异地对家乡名吃的赞叹。
3基本做法
将鲜鱼掏出内脏、去鳞后放阴凉处吹干。先在鱼背上切几个刀口,将盐均匀涂抹于各处后再悬挂阴凉处。等鱼水分蒸发后再切成棋子般大小各块放于容器中。放两层鱼时撒一层调料,最后一层用调料封顶,放阴凉通风处30天即可食用。取出鱼段后放半勺糖、半勺醋、两勺植物油,姜、葱、蒜少许,放入锅中蒸15分钟后就能食用。甜咸适度,柔韧有嚼头[1] 。
4糟鱼的其他做法
闷糟鱼
选用湖产鲜鲫鱼(鲤鱼、鲶鱼、黑鱼等皆可)5000克。葱、姜片各50克作为配料;调料有:甜面酱300克,黑酱200克,精盐25克,酱油500克,醋600克,花椒50克,茴香50克,桂皮10克,大料5克,桔皮10克,香糟50克,料酒100克,毛汤4000克。把鱼宰杀,去腮、五脏,洗净(保留鱼鳞)。锅底放箅,将鱼的头尾相交,层层码放。鱼锅中间留一孔,放入精盐、料酒、姜片、葱片、酱油、醋、花椒、茴香、大料、桂皮、桔皮、毛汤。锅底旺火加热,烧开后文火慢烧,用扫帚蘸黑面酱、糟水、黑酱,每隔1小时在鱼的周身撒1次(共撒4次)。6小时后停火,晾凉后即成。做糟鱼通常夜间加工,文火慢炖一夜,次日凌晨出锅。燃料以木柴为佳。吃糟鱼最好凉食,出锅即吃,味极鲜香。
腌制糟鱼
材料:酒酿、晾晒过的鳗鱼(也可以用其他半干的鱼鲞)、食盐、密封瓶子(根据食材多少决定瓶子大小)、白酒一瓶[2]
取一只能够密封的瓶子(用陶罐效果更好),一层鱼一层酒酿撒些食盐再一层鱼一层酒酿撒些食盐,如此反复,至瓶子装满为止,在最上面将剩余的酒酿连同酒酿的汤汁全部倒在上面,按结实,在上面多撒些食盐,然后倒些高度白酒,将盖子盖上,摆在避光阴凉处腌制四个月时间。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