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来,我市经济实力大幅增强,运行质量显著提高,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经济社会已经全面进入了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结构优化的战略转型期和新一轮较快增长的上升周期。 一、咸阳经济发展概况
1、地方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9.8亿元成长到2007年586亿元,增长60倍;人均GDP由282元达到11733元,约1607美元(全国2460美元、全省1897美元),增长40多倍。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40:47:13调整为2007年的20:46:34。一产下降20个点,三产上升21个点。
2、地方财政收入。由1978年的1.9亿元达到2007年的20.8亿元,增长近11倍,净增近19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46亿元,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提升至8.2%(全国21.9%、全省16.6%)。
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1978年的9262万元扩张到2007年的394亿元,增长425倍。大唐彬长电厂、60万吨甲醇、多晶硅等一批重特大产业项目开工建设,为我市跨越发展积聚了量变到质变的动能。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978年的4.46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181.3亿元,增长40多倍。
5、人民生活和社会财富。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从1978年2.46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590.5亿元,增长240倍;其中储蓄存款由1978年的7048万元增长到2007年的392.3亿元,增长557倍。各项贷款余额从1978年的4.67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265.6亿元,增长57倍。2007年城镇居民收入突破万元,达10970元(全国13786元、全省1076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14元(全国4140元、全省2645元),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移动电话153部,空调111个,家用电脑和照相机各52台。
二、经济增长的趋势性分析
主要从六个方面分析:
1、增长速度。从全国来看:1952—1978年均增速6.1%,1978-2006年均增速9.7%。1978年中国GDP3645亿元人民币,占世界1.8%,2007年达24.6万亿,位列美、日、德之后居全球第4位,占世界比重5.5%,是美国1/5,日本1/2多一点,人均GDP2460美元,位列世界第108位(最富国卢森堡人均GDP8.8万美元,美国、荷兰、瑞典人均GDP4万多美元,是我国的20倍)。
从咸阳来看:1978年至今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1.9%,较全国增速快2个百分点,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周期性增长的特点。改革开放初期,年均速度达8.76%,1981-1985年“六五”时期年均增速达8.32%,1986-1990年“七五”时期年均增速达8.51%,也符合当时咸阳作为西北纺织工业基地和产业结构调整期的基本特征。1991-1995年“八五”时期年均增速达到17%(1993年高达20.6%)的历史最高峰值,主要得益于我市彩虹二期、长庆石油助剂厂投产,偏转上市,505等医药保健业快速发展。1996-2000年“九五”时期年均增速下降到13%,2001-2005年“十五”时期受电子工业滑落影响年均增速下滑到11.7%,2006年增长12.6%,2007年增长13.2%,“十一五”的经济增长呈现出稳步上升、逐步加快态势,进入到新一轮较快增长的上升周期。
2、经济结构分析
1 三产比重。全国、全省一产比重约11%(全国11.7︰49.2︰39.1、全省11.1︰54.3︰34.6),咸阳高达20%,高于全国、全省9个百分点,也高于全省绝大部分市区水平。全国三产比重从1978年23.9%提升到2007年39.1%,咸阳仅34%,世界平均水平68.5%,高收入国家达72%,全国与世界平均水平有30个百分点的差距,应该说我市降低一产,壮大二产,提升三产的空间十分广阔。
2 消费比重。2006年全国消费占GDP比重50%,而2003年美国消费比重是86.5%、英国86.4%、法国80%、意大利79.4%、德国、澳大利亚78%、日本74.5%,我国与发达国家比有30个百分点的差距。我市目前消费占GDP的比重60%,投资占GDP的比重45%,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的比重是负的2%-5%。说明我市是以消费外来货物和服务为主,自主品牌消费不足,国有经济和政府消费仍较大,启动居民消费升级换代任重道远。
3 运行质量。从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看,全国2007年达21.9%,陕西16.6%,咸阳8.2%,较1980-2006年平均比重7.3%提高了1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一产比重过大,工业税源、三产税基不稳固,也反映我市仍然处于结构调整优化和高附加值产业发展培育期。
从金融机构存贷差来看,2003-2007年分别为130亿、164亿、255亿、303亿、325亿元,呈逐年扩大之势,虽然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和国家实行从紧货币政策影响,但仍反映区域经济活力不足,吸纳金融资本能力偏弱。
从经济增长代价看,中国明显昂贵(经济总量占世界5.5%,原煤占世界37%,钢铁占世界34%,水泥占世界47.6%,每年环境消费GDP的2%-5%),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十大富国占全球研发投入86%,占全球技术转让、许可证收入98%)。我市传统产业和能化、建材、食品等产业消耗大,大多处于“微笑曲线”的中间段(长庆、康佳、果汁加工甚为典型),两边技术研发和品牌营销的高附加值产业依然偏少,财税贡献少,经济增长的粗放型特征较为明显。
4、工业化发展阶段。按照钱纳里工业化阶段划分标准,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咸阳仍处于初期阶段。美英等发达国家工业化历经200多年历史,我市工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见下表)。
划分标准
工业化初期
中期阶段
高期阶段
人均GDP(美元)
1176-2352
咸阳1600
2352-4704
中国2460
4704-8820
二产比重(%)
20-40
40-60
60以上
占GDP比重(%)
5-20
20-30
30以上
农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比重(%)
80
50
20
咸阳工业主要表现在支柱企业仅长庆、彩虹2家,2007年产值过10亿元企业仅7家,过5亿元企业仅20家。水泥灰岩储量400亿吨,全省第一,水泥产量仅289万吨;煤炭储量120亿吨,全省第二(榆林1445亿吨居全省第一),煤炭产量仅1445万吨,是榆林的十分之一(榆林产量1.3亿吨),优势资源的产业化开发利用仅处起步阶段。
5、城市化水平。从全国看,1949年10.6%,1978年12.5%,2006年达43.9%,世界平均50%,与发达国家平均75%的水平相差30个百分点。全国预计今后每年递增1个百分点,2020年达60.57%。2006年咸阳城市化率37.9%,低于全国7个百分点,全省4个百分点,低于世界平均12个百分点,低于世界发达国家37个百分点。
6、非公经济比重。全国平均40%左右,广东、浙江发达省份达60%-80%,2007年我省46%、咸阳48%,年均递增1个百分点。据统计测算,我市一产非公比重约25%,二产非公比重约50%,三产非公比重约50%。由于一产中土地为公有,因此发展非公经济应主要在二产和引进民营资本、服务业改革上做文章,这是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和经济活力的体现。
三、发展目标和突破方向
基于咸阳经济已经进入新一轮较快增长的上升周期的判断,我们有理由预测,到2011年我市将会跨越生产总值过千亿、财政收入过百亿、城区人口过百万的历史性发展目标。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着眼八个立足、实现八大提升”的工作思路,可以在以下方面寻找制度性改革发展的突破口:
1、强力推进城市化进程。要加快西咸一体化进程,尤其要积极推进西咸财税、行政一体化,主动融入西安,提升实力,错位发展。要争取尽早实现兴平撤市设区,拉大城市空间,形成一市三区城市经济格局。
2、加快实施民营崛起战略。积极尝试土地集约化试点,争取农业领域实现非公经济发展的新突破。大力引进吸收国际国内民营资本进入工业服务业领域,推动全市非公经济取得质的飞跃。
3、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全力抢占高附加值产业制高点。随着国际油价涨破100美元(从37美元上涨至今,预计可能会达150美元),各类替代新能源如玉米加工乙醇、煤、天然气制甲醇、多晶硅生产太阳能、地热、风能等开发如火如荼,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高附加值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
①加快彬长矿区水、煤、电、甲醇、二甲醚化工一体化开发。注意不应将我市优质能源资产拱手让人(山东鲁能兖煤、河北中达、河南平煤、陕煤等),应探索组建市属彬长开发股份公司(以彬县煤炭可有限责任总公司发起),大手笔统筹有关能源开发,战略性储备优质矿井探矿权。既可借壳咸阳偏转,也可申请挂牌创业板上市融资,确保实现我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益的最大化。
②加快硅产业园建设。多晶硅作为生产太阳能的关键原料,国际市场价格由每公斤60美元上涨到目前的450美元(成本每公斤600元人民币),每吨售价280万人民币,生产利润几乎是暴利。全国各地纷纷上马多晶硅项目,目前有四川新光硅业年产1260吨生产线于2007年2月正式投产,2007年生产230吨;较早于我市的宁夏阳光硅业4500吨项目2007年4月开工,预计2008年底竣工投产;四川乐山新津已规划多晶硅项目2万吨,无锡尚德正建4500吨,江西赛维正建6000吨,湖南益阳、江苏连云港、深南玻也在筹建大型硅产业园。多晶硅项目存在开发周期长(一般建设期2年,第三年投产,第四年实现产能80%,第五年满负荷生产),同业竞争、新技术冲击和国际市场价格波动风险不容小视,因此从现在开始,必须尽快制定渭城硅产业园规划,全力确保我市天宏硅业3750吨项目于2009年提前投产达效,后续单晶硅生产线和配套产业也应同步建设、梯次推进,努力延长相关产业链条,实现我市新能源产业的历史性突破,在新一轮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中拥有一席之地。
4、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作用,加快咸阳城投公用事业商业化、股份化进程。积极借鉴重庆、云南经验,由城投公司整合全市所有公用事业项目资产和城区土地资源,实现咸阳城投资本运营和股份化上市融资,将其打造成经营城市的第二财政,为城市大开发提供可靠保证。大力实施战略重组,恢复市属上市公司咸阳偏转再融资功能,推进彩虹股份和咸阳兴化再融资工作,加快我市企业股份制上市步伐,不断壮大区域经济实力。
5、加快开发旬邑马栏革命旧址,在全国打响咸阳红色旅游品牌。应从政治经济历史的高度认识马栏革命旧址这一咸阳独有的无形资产和文化瑰宝,从咸阳战略利益和长远角度出发,以三年为限,高起点制定开发规划,全面征集文物档案资料,高规格筹拍马栏革命历史电视剧或纪录片(争取在央视播放),高标准恢复重建习仲勋同志旧居等16处革命遗址,将马栏建设成可与延安、井冈山媲美的革命圣地,带动我市第三产业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