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甲天下

初冬时节,田野空旷。在科右前旗俄体镇,却随处可见运粉条、收粉条的车辆和人。近年来,前旗俄体镇粉产品凭借优良的品质和品牌知名度畅销北京、沈阳、长春、大连等地,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粉产品批发市场和集散地,被誉为“东北粉条之乡”。  “三轮驱动”拉长产业链条

前旗俄体镇马铃薯主产村在义新村,品牌以“富甲天下”为最佳,已有近30年的发展历史。“十一五”开局之年,前旗俄体镇组织26家粉条加工小作坊成立了俄体粉业协会,创建了“俄体粉条”品牌,组织协会成员参加了中俄农畜产品展洽会,并把6个品种推向满洲里市场。由此,俄体镇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把马铃薯作为主导产业之一,大力发展马铃薯种植与淀粉加工业,以种薯引进、淀粉加工和品牌销售相结合的“三轮驱动”发展模式逐步形成,推动马铃薯产业步入快速发展轨道。“十二五”期间,“三轮驱动”的发展模式渐趋成熟,“单单发展鲜薯种植和淀粉加工,容易受市场大环境影响。坚持种薯引进、淀粉加工和品牌外销相结合的产业发展路子,拉长马铃薯产业链条,产业抵市场风险的能力大大增强。”俄体镇镇长说。连续三年,俄体镇马铃薯种植面积每年增加10%,2013年种植面积接近1万亩。

创优品牌奠定后发优势

“‘富甲天下’品牌来之不易,它是多年来依靠科技支撑和品牌创新‘双管齐下’努力经营的结果。”前旗俄体镇天甲粉业创始人朱天甲说。

尽管前两年马铃薯在部分地区遭遇卖难,俄体镇乌兰村付玉明却从来没有担忧过。家门口就有粉条加工厂,街道对面还有经营马铃薯特产的饭店,马铃薯还真就没愁卖过。

“‘天甲粉业’企业收购价格每斤0.42元,但我不着急。”付玉明认为今年马铃薯不愁卖:“一来‘农家乐’可以消化一部分,二来我家的2个储藏窖能储藏3吨,可以等到明年开春再卖,不到6角钱我都不出手!”

付玉明的底气这么足,缘于义新村有粉条精包装厂1家,粉业专业合作社2家,马铃薯种植基地1处,种植基地采用有机种植模式。掌握技术的粉业师傅不断创新,发明无硫磺熏制粉产品,粉产品由黑变白,注入科技含量后,粉产品的价格也越卖越高,使马铃薯的附加值提高了近5倍。“富甲天下”产品通过了国家有机食品和质量体系认证,开通了网上销售平台,形成了“富甲天下”四大系列、六十多种规格产品,年加工转化马铃薯300多万吨,马铃薯加工转化率达到35%,年产量达4万斤。在天甲粉业的带动下,俄体镇粉业加工户达到600余户,加工转化马铃薯1亿公斤,年产粉产品4800万斤,产值2400万元以上,年利润350万元左右,带动了前旗及周边县市近万名群众致富,马铃薯产业为农民拓宽了增收渠道。

浅安时光(2015-04-1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