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宁县历史悠久,早在60万年以前便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洋河、戴河、汤河两岸有新石器时期人群集居的遗迹。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的各个历史时期,在抚宁县境内地上地下留下了大量的遗迹。这些,都是历史的见证,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是进行历史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教材。抚宁地处山海之间,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县境内名胜古迹主要有。省级保护单位:明代万里长城、板厂峪塔、宝峰禅寺、天马山石刻。县级保护单位:明代万里长城、板厂峪塔、宝峰禅寺、天马山石刻、岭上商周文化遗址、荣庄红门寺商周文化遗址、山羊寨古脊椎动物化石产地。
1.英山河遗址
该遗址在英山河水库西面岸,为河边丘陵,相对高度20米,因修建水平梯田,文化层已被破坏,分布面积也无可考。?1975年修梯田时在该处挖出石磨盘1面,1985年秋考察该地,采集到陶网坠1枚。
2.马庄遗址
在马家峪乡马庄东南750米沙河南岸第二台地上,?相对高度5米,西面、南面紧倚岭地,沙河水从西向东流,遗址东西长30米,南北宽11米。1985年春,农民宋桂芬种地时从这里拾到两枚石斧,一枚完好无损,刃部锋利,一枚残损,有使用过的痕迹。是年10月28日,文物普查时从这里采集红色绳纹陶片多枚、磨制石斧残部。
3.赵家庄遗址
该遗址在下庄乡赵家庄西北400米处一块台地上,海拔15。1米,南距洋河100米,原建有磨盘寺,已毁。遗址南北宽50米,?东西长100米。1975年搞农田基本建设文化层被破坏。遗址地面到处有暴露出来的夹砂红陶片,火候较低,纹饰以细绳为主,并附加堆纹。采集磨制石斧1件,属花岗岩石料。
4.海阳遗址
在海阳北街齿轮厂处,海拔13.5米,西南���台地,?向东北逐渐降低,距汤河600米,海阳至平山营公路从台地下沿通过。?遗址台地南北长100米,东西宽30米,已辟为耕地,文化层已破坏.文化层深度50厘米。???从这里采集到夹砂红陶片数枚(饰绳纹),陶鬲足3个,纺轮1个,石斧1枚,磨制而成,完好无损。
5.岭上商周遗址
在卢王庄乡岭上村西北部,地处蒲河东第二台地,东西宽300米,南北长150米,文化层深度0.5-1米,原塔寺(已改建为敬老院)坐落于遗址西北部。遗址地表暴露大量烧土、灰烬、兽骨、陶片。采集到陶片30片,其中分夹砂红陶、黑陶两种。同时发现大量泥质灰陶,为晚期遗存。可见器形有陶鬲口沿、罐底、纺轮等,纹饰以绳纹为主,并有附加堆纹、方络纹、弦纹等。
6.红门寺遗址
在榆关镇荣庄东北200米处,遗址上原建有红门寺(现已毁)?,故名红门寺遗址。遗址北面为4米高的土坎,西、南、东三面为缓坡,北侧坎下有戴河支流通过。遗址南北长100米,东西宽70米,文化层距地表0.3-0.6米。1978年开始,先后采集鬲足4个,罐口1个,半个陶鬲,石杵1件,青石斧1件,陶网坠1个,陶纺轮1个,陶片若干。陶器以夹砂红陶为主,灰砂陶极少。纹饰以绳纹为主,另外还有方格纹。
7.龙崖寺商代遗址
位于宋庄乡(现属留守营镇)?胡各庄东北200米丘陵上,为洋河第二台地,高15米。其下原为洋河故道,现已北移500米,东移300米,丘陵东西长300米,南北宽150米,?胡各庄小学建于龙崖寺旧址上。古遗址分布于丘陵东部,面积14000平方米,文化层距地面0.3-1米。其浅处由于耕作暴露于地面,暴露物有灰烬、夹砂红陶片和器物鬲足、纺轮、石球等物。因该地原有龙崖寺,因以命名。
8.邴各庄战国时期遗址
邴各庄战国时期遗址位于田各庄乡(现属抚宁镇)?邴各庄,从村北海拔546米的山南坡向南伸展至村庄地下,南北长约250米,东西宽约100米。村西100米有洋河流过,遗址处于第二台地上。1986年3月,从山坡上发现大量泥质灰陶残片、豆柄、豆盘等,有少量的夹砂红陶片,上饰绳纹。在山西南脚发现窑砟。11月,于地下1至3米处挖出大量泥质灰陶器残片和少量完整器物以及玉饰啐片,同时发现石斧、砍砸器各1件。经整理修复陶壶两件、陶豆6件、陶鼎2件、三足罐3件、陶碗1件、龙纹玉饰5片、蟾纹玉饰5件。这批出土文物为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前221年)的生活器皿和装饰品,是研究抚宁县战国时期社会生产、生活、艺术诸方面的可贵资料。
9.骊城遗址
位于县城西250米处,洋河自北向南流过,河东50米属于第二台地。从台地边缘至城关南北中轴线,均有文化遗存埋于地下,东西宽630米,南北长1100米,面积约69.5万平方米。从1981年开始陆续发现的麻纹砖(长31.5厘米,宽5.5厘米,厚5.5厘米)、绳纹(正面)布纹板瓦(宽37.5厘米,厚2厘米,长度无考)、卷云纹半瓦当(直径17.6厘米,厚2.1厘米)、泥质杰陶罐、陶豆残体、铁制铧(残片)、锛、斧、剑、铜镞、铜钱(汉五铢,半两,王莽新朝币和货泉)。发现地下陶井1眼,直径约4米,砖拱隧道1座。?南望庄砖厂推土时破坏小型砖拱墓1个,随葬陶罐4个。此外,发现陶纺轮1个,石斧1个,马具铜环1个,铁剑1把,铜镜2面,一为瑞兽镜,一为昭明镜,上有两圈文字,内圈为:“见日之光长毋相忘”;外圈为:“内清质以昭明光辉象夫日月心忽口而愿忠然雍塞不泄”。1986年秋发现夯土墙一段,长30米,宽高各3米,为骊城墙址。此外,峪门口村有战国遗址,胡各董村有汉代遗址,榆关中学附近有汉代遗址,田家沟有辽金遗址,地处村落,未能全面调查,各有出土文物数件。另有马坊店新石器时期遗址,1980年烧砖取土挖出陶鬲、石斧等物,?陶鬲已破坏,存石斧3枚收归县文物管理所保存。古墓葬一、阳乐侯墓阳乐侯墓。?位于抚宁城南2.5公里杨洛木村。旧志记载:“阳乐侯墓在县南5里,?墓有五六冢,东西石井八,其下莫测,相传为隧道。侯姓氏年代无考,村以是名,经多年演化,村名已为‘杨洛木’。”杨洛木村东小学校后院原有坟丘,直径20米,高4米,旁开拱门4个交于丘中心,向下有洞。其西20米村中原有坟丘,直径10米,高4米,村中丘顶并开4井,其一向下通隧道,隧道向东伸,有石门阻绝,70年代初两丘被铲平。东丘处为小学操场,西丘处建为民房。铲平东丘曾发现陶罐,内装骨骼、铜钱、圜钱,直径约4公分,铜镜1面,未见棺椁。经实地调查,只见汉砖及石料系砌墓用料,砖为一面麻纹,石料长1米,宽厚各40公分,花岗岩。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