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非洲的路【梁国春】

家乡区县: 广东省高州市

你想了解茂名青年教师非洲支教的工作情况吗?你想知道他们在非洲如何开启一段富有挑战性的支教生涯和别样的人生故事吗?那就听我慢慢给你说来。

你知道茂名青年教师非洲支教的别样人生吗?

梁国春老师和成人班的学生喜欢分享

茂名市茂南区金塘小学的语文教师梁国春和市实验中学的语文教师陈颖,远赴马达加斯加的华侨学校教中文已经三年多了。你想了解他们这三年多是怎样融入到当地生活,怎样在海外开展华文教学的工作情况吗?你想知道他们在非洲如何开启一段富有挑战性的支教生涯和别样的人生故事吗?那就听我慢慢给你说来。

艰苦的支教环境

2008年,省侨办给茂名市分配了两个去非洲马达加斯加塔马塔夫市华侨学校支教的名额。得知这个消息后,在茂南区金塘镇白土小学任教的梁国春老师便向上级提出申请,最终他和茂名市实验中学的语文教师陈颖被选上。当年8月份,他俩搭了十几个小时的飞机,终于来到了非洲这个神秘的岛国,展开了为期两年的支教生涯。
马达加斯位于印度洋西南部,是世界第四大岛。而是联合国认定的最不发达国家之一,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75%。尽管塔马塔夫是马达加斯加的第二大城市,然而这里的交通、通讯条件还是很落后。在天气方面,几乎天天都下雨,让初来乍到的两位老师感到十分不适。一到晚上,偌大的校园只剩下他和陈颖老师,空旷的宿舍寂寥得有点怕人。

梁老师说,当地的华侨十分地热情,在生活上给予了他们很多帮助。特别是华侨总会主席陈兆来先生和顺德联谊会会长陈健江先生,十分照顾他们,常常邀他们去家里吃饭,开车带他们到附近的景区游玩。梁老师十分感动地说,他从中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无论走到哪里,中国人都是一家人。
身处异国他乡,来自家乡的关怀更让两位老师倍感温暖,安心支教。除了家人经常的问候之外,茂名市有关部门和领导也经常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勉励他们克服种种困难,积极发挥外派教师的作用,大力弘扬中华文化。

华文地位日益凸显

马达加斯加岛上生活着1.5万名华侨及后代,老一点的华侨都不太会讲普通话(他们讲的是广东话),他们的后代都讲法语或是马岛当地语。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当地华人接触、了解中国的机会更少,更没有条件学习汉语普通话。但是这些侨胞们虽然身在海外,却有着无法改变的中国心、家乡情。他们希望能世代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习俗,希望多了解中国的现状。
两位老师说,当地华侨学习汉语的热情很高,他们的学生中年龄最大的有50多岁。很多华侨无论工作多忙,也会抽时间跟着他学习普通话。由于中国国力不断强盛,更是催生了外国人学汉语的热潮,连很多马达加斯加人也加入了学汉语的行列。现在,两位老师可谓“桃李遍天下”了。
两位老师从星期一至星期六都要上课,除了给本校学生上课外,还要帮学校的中文老师补习,培训当地的中文教师。同时,校外还有两个兴趣班,周末,两人就为成年人上课。尽管课程安排得满满的,但两位老师都不言累,因为能够让华文在海外不断生根发芽,他们觉得自己所付出的辛劳是十分值得的。

创新教学模式

在马达加斯,法语为官方通用语言,民间则通行马达加斯加语,而两位老师大学时学的是英语。语言不通,这无疑成为他们教学上的拦路虎。如果一直用中文讲课,怕学生无法理解内容,而法文和马文自己又不懂,这让两位老师陷入两难的困境。
怎样才能与学生更好地交流呢,两位老师尝试用各种方法,效果都不如意。后来梁老师想到了画画。因为图画是全世界共通的语言,用它交流应该没有阻碍。所以他每次上课都留几分钟给学生自由画画,然后再根据画的内容教学。他说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但有趣,而且学生记得特别深刻。一次,一个12岁的学生画了神舟七号。这让他大为意外,特别感动。后来他得知,该学生在家看到了神七升天,便把它画了下来要他教。梁国春没想到连如此小的学生都那么关注我们国家,他真切地感到国家强大了,而自己作为中国人则十分自豪。
在一年的支教中,两位老师与学生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在课余,他们经常用从国内带去的乐器教学生们唱 《北京欢迎你》、《捉泥鳅》等中文歌。放假回到茂名,很多学生很挂念老师,纷纷打来电话,问他们什么时候回非洲。两位老师也十分牵挂着这班远在异国他乡的弟子们。整个假期里,他们都往新华书店里“钻”,挑选了很多中文书籍,作为送给学生们的新学年礼物。

两位老师都热切地希望,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让中华文化在印度洋的岛国上深深扎下根。

 

余月霞(2015-04-1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