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楼坐落在越秀山小蟠龙冈上。该楼始建于明太祖洪武十三年(1380年),是朱高祖当年扩建广州城时,与城墙同时修建的著名的古建筑之一,又名望海楼。楼高五层,俗称“五层楼”。 楼高25米,呈长方形,阔31米,深16米。下两层围墙用红砂岩条石砌造,三层以上为砖墙,外墙逐层收减,有复檐5层,绿琉璃瓦覆盖,饰有石湾彩釉鳌鱼花脊,朱墙绿瓦,巍峨壮观,被誉为“岭南第一胜览”。镇海楼是广州标志性建筑之一,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今日的镇海楼,高28米,歇山顶,复檐五层,红墙绿瓦,雄伟壮观。首层面宽31米、深16米。东西两面山墙和后墙第一、二层用红砂岩条石砌筑,三层以上为砖墙,底层石墙厚3.6米,以上逐层递减。《镇海楼记》和《重修镇海楼记》碑刻分别在五层楼前东西两侧。
镇海楼被誉为“岭南第一胜概”,先后以“镇海层楼”和“越秀层楼”列为清代和现代的羊城八景之一。广州市立博物院1929年成立时以该楼为院址,今为广州博物馆。
1989年6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交通指南:
广州市内在环市路汽车站乘坐33、550、529、225、297、30、122、133、241路公交车可达;
解放路汽车站乘坐87、101、133、187、518、21、519、182、24、58、244、127、185、5等路公交车可达;
小北路汽车站乘坐220、33、184、6、66、190、544、219、233、36、547、10、191等路公交车可达。
此外,还可以于市内乘坐地铁二号线越秀公园站下。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