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城市美容师 甘洒汗水靓山城

家乡区县: 承德市双桥区

 他们,默默无闻,任劳任怨,甘为城市做嫁衣;

他们,晨曦中挺起自信的胸膛,城市因奉献而靓丽;

他们,暮色中扫尽最后一粒尘土,为可爱家园唱响清洁之歌。

在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里,有一群最美的劳动者,他们起早贪黑,日复一日奔波在大街小巷,用双脚丈量着城市,用汗水拉扯着文明的尺度,用汗水洁净家园,用真情感动城市,她们处在社会的最底层,却传递着最朴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们就是城市的环卫工人。

承德市双桥区环卫局现有2043人,每天都有520万平方米的街道需要清扫保洁,500吨垃圾需及时运送至垃圾处理场,139台环卫保洁车辆需同时上街运行,110座公厕和6座转运站需要管护……如此巨大的服务范围和工作量,必然会对应较大的经济投入。然而,每一个双桥环卫人用自己的汗水和付出,根植内心的勤俭,造就出一个个鲜活的节俭实例,用“最少”的投入打造出了“最美”的环境。放眼双桥区的环境卫生管理,每一点每一角,每一招每一式,无不折射出双桥环卫人身为“城市美容师”独特的审美视角和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榜样引领爱心之城新风尚

榜样的力量无穷,而双桥从来就不缺乏榜样。

下午1点左右,双桥区环卫局第一清洁大队工人邵爱华来到队里,尽管还没到上班时间,可她提早忙活上了,“扫地神器”的发明已经让她成为了清扫专家,顺着扫,横着推,主路、路沿石、绿化带,轻巧挥动扫帚,她清扫如此之快的奥秘在于手中的工具。由于经常清扫街道,配发的扫帚上很快就只剩下骨架,无法使用,环卫工人邵大姐逐渐发明了扫地神器,从收集来的废弃尼龙编织袋上抽出一根根细丝,一个废旧编织袋在她手中被“抽丝剥茧”,撕成一缕缕的丝,再扎成一束束“尾巴”,扎出弧度,形成扇面……经过邵爱华改装的扫帚成了毛茸茸的“大刷子”。如此一来就延长了每一把下发扫把的使用寿命,而且使用起来效率也有了极大的提升。经初步统计,邵大姐的发明使双桥环卫人每人每年可节约扫把上百把。一把扫帚的成本是6元钱左右,而撮子的成本是40元左右,他们手工制作的扫帚和撮子让扫帚的成本至少节约了一半,撮子的花费全部节约了下来,最关键的是工具耐磨好用了。

可爱的城市美容师,干字担日月,实字写春秋。双桥区环卫局2000多名环卫工人,遍布城区每个角落,他们对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让市民着实的体会了一把环卫工人最朴素的“经济学”。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长效机制让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

79台车,每天油耗1.2万元左右,这是5年前的统计数据。139台车,每天油耗不到8000元,这是现在的加油记录。车多了、油价上涨了,用油怎么减少了?这中间的奥秘何在?

说出来也没什么奥秘,就是两个字:管理。加强管理才是对职工真正负责任。双桥区环卫局车辆统一一张卡加油,每月统计单车油耗,并对生产车辆安装GPS监控软件,随时定位、通过电脑计算行驶路径行驶里程来控制油耗。高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得现在一辆扫路车的油耗降到了不到70公升。

既然有要求,那就要把有限的钱花在刀刃上。全区53个行政村一村建一座垃圾收集站,需要配备大量垃圾集装箱。而一个垃圾集装箱要价15000元,按50个集装箱的采购计划,需要资金75万元。车队经理找技术,找图纸,自己动手设计施工制造,最后将单价压缩到11000元,仅此一项就节约资金20万元。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双桥环卫人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谱写了一曲曲核心价值观的赞歌。

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核心价值观凝聚转型发展正能量

当俭字已然成为一种家风,在双桥环卫这个大家庭中,没有配角,人人都是主角。

近年来,在双桥区整体财政紧张的情况下,双桥区委、区政府依然加大对环卫工作的投入,每年财政都要拿出500多万更新环卫设备。在众人眼中500多万元是一笔相当不小的数目了,但是对应双桥区环卫局工作量和工作范围,这点钱确实有点不够用,怎样将有限的钱用在刀刃上,是全体双桥环卫人必须思考的课题。

在双桥区环卫局,上至局长,下到工人,每次采购装备时,局长王树勤就会让每个供货商感觉到他是“最抠门”和“最能占便宜”的局长。通过每次采买设备时砍价要赠品的方式,让他带领采购团队一次又一次地为国家省下了大笔资金。买垃圾桶要求赠送轮、买扫雪机要求赠送割草机、抛雪头……环卫部门购买的设备都比较昂贵,但是通过会过日子会砍价的环卫人一次次“较真”的采买,每年都能为国家结余出十几万元的开销来。

几年来,双桥区环卫局通过自制“扫地神器”,为垃圾桶打补丁,采买设备要赠品等多种方式节约工作成本,让节俭不再仅仅是家风、是美德,更是每一名双桥环卫人的自觉行动。小善铸大德,众多的凡人善举将擦拭出双桥的新形象,伴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进一步加强,让价值观的认同落实在人们的生活实践中,形成人人学榜样、人人在实践的良好风尚,道德的明灯定会点亮双桥打造首善之区的新征程。

赵文博(2015-04-1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