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钦茂是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牡丹江第一位名人。公元737年(渤海仁安十九年)大钦茂继位,改元大兴,为渤海国文王。唐廷册封其为渤海郡王、左骁卫大将军、忽汗州都督。
政绩突出,加速封建化
大钦茂在渤海国的15代国王中可谓政绩突出者。大钦茂时期,渤海国大大加速了封建化进程,全面推行“宪象”唐代中原地区的政策,使渤海国封建经济、政治、文化迅速发展,成为唐代中国封建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大钦茂作出的一个重大决策是于755年将渤海国都城由中京显德府(今吉林省和龙市之西古城)迁到上京龙泉府,将渤海国统治中心北移。762年,唐廷诏以渤海为国,晋封大钦茂为渤海国王,加授检校太尉。
实行对外交流
大钦茂加强了同日本的友好往来。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派遣若忽州都督、忠武将军胥要德和云麾将军已珍蒙率队往聘日本,胥要德等40人溺海遇难,已珍蒙等脱险抵日。此后,接连十次遣使访问日本,而且规模越来越大。唐代宗大历六年(771年),遣青绶大夫壹万福等325人访日;大历十四年,派高泮弼率国人及铁利人359人出访日本。渤海乐传到日本,成为日本宫廷乐目之一,日本舞也进入渤海和中原内地。
发扬儒家思想
钦茂即位时,渤海经两代开拓,已经是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族类复杂的地区。当时人心思定,倾慕华风,向往内地。大钦茂顺应时势,一改武力征伐为“文治”,实行大赦。遣使朝唐,请写《汉书》、《三国志》、《晋书》、《十六国春秋》、《唐礼》等汉文化典籍,唐玄宗许之。大钦茂从这些典籍中吸取治国之道,把它作为管理渤海和规导民众的思想依据,使儒家思想在渤海得以传播。
在大钦茂的培养和影响下,渤海涌现出一批受中原文化熏陶的诗人、画家、文学家、雕塑家和音乐家。如归德将军杨泰师,为当时著名诗人。他出使日本所赋咏雪诗,意境高雅,构思精当,堪为上乘之作。诗云:“昨夜龙云上,今朝鹤雪新。祇看花发树,不听鸟惊春。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