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三宝

家乡区县: 恭城瑶族自治县

   桂林三宝指的是传统桂林土特产的代表,分别是:桂林三花酒、桂林辣椒酱、桂林豆腐乳。

    象山,古称漓山。东涉漓水,西傍宁远,北依桃花江,南眺穿塔二山。皓月碧水潺潺,青山古刹峨峨,领尽桂林山水之精华。被世人誉之为市徽。盖举世无双矣。
传说,天上象神为三花姑娘从瑶池盗回神曲,用漓江水酿出三花酒,被瑶池神将杀死,化为象山。玉帝觉得象神虽犯天规,然其心可鉴、其情可悯,谥为酒神,守护桂林。象山独特的自然环境为酿酒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明代应天府通判张鸣凤称此处为“醉乡”,在象山脚下结庐而居,自号“漓山人”。

   桂林三花酒颇有历史,古时,它叫“瑞露”,宋代来桂林做官的范成大饮后称赞“乃尽酒之妙”,可见对它评价很高。酒的酿制要蒸熬三次,曾称三熬酒。因酒质量好,装入瓶中,用手摇动,酒面上会泛起三层泡花;如果把酒筛进酒杯,酒面上也会堆起细小的泡花。因此,人们称它为三熬堆花酒,简称三花酒。
自古以来,桂林酒坊将酒藏于岩洞。象山岩洞酒窖为大小二洞。面积近3000m。小洞位于云峰寺后山腰,洞上刻有“云峰岩”。大洞位于登山石阶旁。东达桃花江,南通水月洞。洞中冬暖夏凉,常年保持在20℃,由于临江,洞内还保持了一定的湿度。三花酒经洞内贮藏,老熟后,醇净绵甜,乃酒中珍品。象山酒窖贮藏了从五十年代以来不同年代的特酿桂林三花酒逾千吨。
古代没有酒度计,酿酒师们便总结出了“观花论酒”的经验。当酒度在55°至60°时,由于液体表面张力,酒面晃动便泛起数层酒花,经久不散。酿酒师们说“起花了,三花!”就接酒。三花酒便由此而来。酒花有粗花、细花、中花和堆花、不满花、跑马花之分。又以细花和堆花质量最好,它具有“酒质晶莹,蜜香清雅,入口柔绵,落口爽冽,回味怡畅”的特点。

   

chunzai(2015-04-1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