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生产的端砚,既保持了汉族传统工艺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同时在造型、构图、题材、立意上又有了新的突破,创造了端砚实用之外的新艺术意境,如端州古邵图大端砚,巧妙地将古端州缩龙成寸,又如仙境立体雕刻大端砚,把端砚雕刻成立体的一条鳄鱼、一只鸣蝉、一堆瓜果、一群仙人,并巧妙地将砚池收藏其中,看似雕塑、古董,但又可磨墨挥毫,令人叹为观止。端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收藏价值和人文价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机械生产冲击着手工端砚制作,传统记忆的传承方式导致工匠后继乏人,只有认真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切实保护和延续传统端砚制作技艺。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广东省肇庆市的程文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端砚不但古来已十分名贵,更因几大名坑砚材枯竭,所有名坑都已逐渐“封坑”,特别是老坑已封坑多年,无石可采,如今只有洮砚还现存少量老坑石。所有名坑:老坑、麻子坑、坑仔岩,梅花坑,绿端坑,宋坑等端砚身价日升,这些原料已经越来越珍贵。端砚之所以封坑,是因坑道闭塞、塌方和政府保护而封坑停采,而今流入市场的都是以前开采的砚石,砚资源日渐减少,故老坑石所做砚台收藏价值越来越高,升值潜力越来越大。民间做工很多品味不高,甚至俗不可耐,即使有方难得的好石,被庸工俗手一雕,即为废品。令人怜惜不己,虽爱其石,却实难收藏使用。不少人孜孜以求,却难有佳遇,是为心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