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离六枝特区五十余公里西北方向的新场乡和牛场乡交界的懒龙河上,有一座建于1260年的古石拱桥,在桥边不远处的一堵悬崖间,有一个深邃的洞穴,因洞口呈较规则的长方形,酷似一个窗子,故被称为“窗子洞”。 懒龙桥建于1620年,是一座跨度很大,高度很高的单拱石拱桥,曾经作为公路使用。 窗子洞所在的悬崖长达300米,高40多米,崖壁笔直无可攀援,只有一条挂在绝壁间的小径通往腰岩;因此一直是占山为王者争夺的要地。经历代修建,在崖壁中的腰岩凹槽中间修建了很长的挡墙工事,并在洞中修建了很大的粮仓及住房,吴三桂曾经在此与土司有过战斗。清道光年间,安姓彝族土司到此征服了原来的几个小土司及当地的汉族富户,成为当地首屈一指的人家,为了防止土匪的抢掠,又大肆修建,增加了碉堡、朝门,甚至还修建了猪圈羊圈,加之洞中有一股永不枯竭的泉水,这个洞就成为了固若金汤的壁垒了。更何况一条如同护城河般的大河自始至终、如影随形地伴随始终。 据说洞可通往织金洞。 凭仗坚固的老巢,安家不断扩张、打家劫舍,集聚财富,上世纪二十年代,还勾结云南王龙云及贵州贞丰人、43军军长李小炎,与贵州省长、25军军长周西成作战,致使周西成战死,为李小炎当上省长立下了汗马功劳,谁知李只当了18天省长就被周的部下赶走了。 安家与官府已经结下了梁子,却仍然毫不忌讳,多行不义,致使新任25军军长毛光翔下决心铲除安家, 经历了黔军两个多月的围剿,并调集了周边五县的武装力量进行攻击,都没有能够攻占窗子洞,后来使用分别瓦解的方法,使安家三兄弟中的老三安叔英杀了穷凶极恶的老四安季英,才得以征服安家并招安了安家的兵马。后来老三作为黔军团长奔赴抗日前线,作战英勇,却因病去世。 到了贵州解放时期,安家老二安仲英因曾经进过黄埔军校,又依仗窗子洞曾经抵御过五县官兵的进攻,根本就没有把解放军放在眼里。 解放军英勇机智,使用了从悬崖上面垂吊下来的方法及搭人梯的方式,并用迫击炮向洞中射击,命中率极高。因此只用了六天就把历经几个朝代的天险窗子洞攻破了,并活捉了安仲英等匪首。 后来制片厂将攻破窗子洞的经历遍成了电影【云雾山中】,于六十年代初上映。在策划此次游览计划时,我还在网上再次观看了这部影片。 在懒龙桥头,修建有安葬在这次战斗中牺牲的烈士的陵园。在陵园旁懒龙河的对面有一股从半山间洞中流出水流,直奔懒龙河,形成了一个汹涌彭拜的大瀑布。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