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水九龙山九龙寺,位于惠水县城西9公里,距省城贵阳56公里。九龙山是古景名山,古人称其为“九龙拜佛”、“九龙捧寿”,以殿宇辉煌,风光秀丽而著称,为贵州省中部三大佛教胜地之一。这里层峦叠嶂,山峰雄奇,置身其中,九座山峰把浑圆似珠的一座小山紧紧围护在山谷的中央,佛家称之太子佛,意为九龙护宝出太子,是天设地造的佛教活动场所,举世罕见。
九龙禅寺是贵州著名的佛教圣地,位于惠水县的九龙山。历史悠久,清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由楚人古源法师募资修建而成。传说,当年佛祖降生时,往东南西北方各走七步,然后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时有九龙吐水为其沐浴,世称“九龙浴佛”或“九龙浴太子”,佛门也将年幼的佛祖尊称为“太子佛”。不曾想这令众生无比赞叹、无比惊喜的“九龙浴佛”胜境,这佛经中的传说,恰好印证在贵州省黔南州惠水县的九龙山。
九龙山由九座山峰组构而成。其妙在于:九座山峰由以左三右三后三顺序环绕,自然形成一把大椅子状;“椅子”中间还稳坐一小山峰,傲居主位;居主位的山峰个子既小又巧,但却一派“王者气度”,环绕周围的九个山峰尽管个个“膀大腰圆”,却都是“忠实侍从”模样。九座山峰犹似九个龙头,环绕在中间小山峰的周围,想像一下,竟然和佛经中的“九龙浴佛”十分相似,确实让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妙。
九龙寺是清朝康熙年间(公元1682年)由开山祖师古源禅师创建,成为佛教文化的“佛祖应化道场”,解放前遭到盗匪破坏,变成残垣断壁。2005年开始复建工程,2007年10月19日举行开光法会。九龙山寺建筑规模宏大,殿宇重叠,蔚为壮观,是与黔中遐迩闻名的白云山寺共负盛名的佛教胜地之一。寺殿依山顺势而建,谷地中央的小峰上筑玉皇阁,为全寺最高层,登阁眺望可俯览全寺,谕意天阙至高无上;玉皇阁下东西山腰建观音殿,殿前置铁鼎,鼎座是用方礅条石从2米高的崖坎下砌成。再下为二进院落,正殿为“大雄宝殿”,钟楼、鼓楼翼其左右;前殿为“天王殿”、“灵官殿”。每殿左右均有配殿,设藏经楼、禅房、客斋等,殿与殿之间有廊道、花圃;另外在殿旁左右建有僧舍、寺厨、仓库等。山门建在谷口最窄处,石墙拱门,左右有照壁。大门两边的门柱上,悬挂着一幅木制阴刻的对联,黑底金字,上联为“黔南钟灵无双地”,下联是“昆仑发出第一山”。整个九龙山寺建筑布局合理,做工精巧,古朴大方,翘角飞檐,雕龙画凤,壮丽辉煌,为黔南各寺之冠。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