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音座唱发展的鼎盛时期,又一种新的文艺形式悄然而生。这就是布依戏。布依戏产生于清初,而成形于什么年代有不同认识。一是根据老戏师的家谱推算出来的,大概在乾隆年间:一是根据《兴义县志》记载,光绪初年(1875年),兴义巴结王土司的族人王寿山倡议,多人出资首次制作了专用戏服,在巴结老场坝搭台演出。至此,布依戏才真正完成了她的发展,不但有了曲调、有了声腔、有了表演、还有了服装,成为戏剧之一种。布依戏是在"八音座唱"的基础上衍化发展而成的(见《中国戏曲音乐集成贵州卷o布依戏音乐分卷》)。从表演上看,布依戏有动作、有化妆、有专用的服装,而这些恰恰是"八音座唱"所没有的。由此看来,表演是二者的主要差异处。这也就成就了两种不同形态的文化艺术。由纯器乐曲依次发展为表演唱,发展为八音座唱,以后又延展至布依戏曲,形成四种音乐形态同宗的独特景象。而且,这四种音乐形态并没有被历史的"浪淘尽",而目前同时存世,形成"四乐同堂",殊显难能可贵。这为研究民间文艺的沿革发展提供了活标本。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