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乡民俗

家乡区县: 江西省东乡县

东乡人过年很讲究,尤其是年夜饭做得颇有地方风味。

东乡人过年时间长达半个多月,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起到第二年正月十五闹元宵为止。腊月二十三,俗称“过小年”,这天家家户户炒米花、豆子,做米糖,备好过年果品,晚上在锅灶周围点烛祭灶,为“天上耳目臣,人间烟火主”的灶王爷回天庭述职“送行”,此习俗至今尚未全部消除。

腊月二十五,东乡一些地方作兴过“长工年”,吃的是“萝卜煮肉”。解放前,长工是腊月二十五下工回家,女婿这天送肉面给岳父母,称为“送年”。腊月二十六,家家户户进行大扫除,俗称“擦尘”。到了腊月二十八至三十(月小二十七到二十九日)连续三天的傍晚,家家户户香烛祭祖,合家欢聚吃年饭。如果出门在外的家庭成员因故没有回家过团圆年,席间同样设有杯筷和座位,以示怀念之意。过三夜年的,头天为“萝卜芋头年”,以示东乡风味特色;次日为“大年”,好酒好菜端上桌,全家畅饮交谈;第三天是“除夕年”,除夕是团圆之夜,即使人在天涯,也要在除夕之夜赶回家中吃年夜饭,守岁。

东乡人的除夕年夜饭不仅讲究地方习俗,而且还很讲究地方风味特色。酒菜摆满一桌,但有五样一般不能少:一是糯米汤圆,喻示“团团圆圆”之意;二是糯米酒兑水再加蔗糖煮沸,俗称“甜酒”,意为“甜甜蜜蜜”;三是红烧鱼,象征着年年有余,吃不完、用不完之意;四是萝卜,萝卜俗称菜头,预示来年有一个“好彩头”;五是豆腐,过年吃豆腐,谐音是“后福”,意为后面有福气,企盼从今往后全家幸福。

东乡人在除夕这天,不管是县城还是农村,门楣、堂柱、窗户间,都贴上新春联、花红笺。晚上,大人给小孩发压岁钱。到了戌时,东乡人放鞭炮封门,封门后全家团聚畅谈,名为“守岁”。当新年钟声敲响,家家户户燃放鞭炮,祝愿“开门大吉”。从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人们互相走亲访友的拜年时间。过去的元宵节,东乡城乡有吃元宵饭的习惯。这天,乡村各族,时兴闹花灯,夜游远村近庄,到正月底才停止。至今,乡村元宵闹花灯的活动,仍然盛行。

年年岁岁花一样,岁岁年年人不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当地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观念的更新,东乡人的过年习俗也随之改变。如今,东乡县城20多家规模较大的宾馆、酒店都抢在年前打出优惠价,吸引了不少客户和家庭预订“年夜饭”。

联想翩翩123(2015-04-2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