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西方国家代表唇枪舌战的时候,《梁山伯与祝英台》这部充满人情味的中国戏剧片也成了日内瓦会议场外的热门话题。为了让西方人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感情,周恩来把片名翻译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随后又送给了住在莱蒙湖畔的电影艺术大师卓别林(卓别林也是在这次会上第一次喝茅台而把它称为“真正的男子汉喝的美酒”)。
因此,云集日内瓦的外交官们感慨地说:周恩来不仅用艺术促进了外交,同时也把外交变成了一门艺术。
回国后,周恩来总理向党中央汇报时,感慨颇深地说:“在日内瓦会议上帮助我们成功的有‘两台',一台是‘茅台',一台是戏剧《梁山伯与祝英台》。”
撒切尔夫人
1984 年 12 月 19 日下午 5 时许,中英两国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举行签字仪式并发表联合声明,这是关系香港前途的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一刻。应邀前来参加这次签字仪式的有一百零一位香港各界人士,整个中国(包括香港五百多万市民)和世界,都从荧屏上观看了中英关系史上闪光的一页。
代表英方参加签字的仪式的,是被称为“铁娘子”的英国首相玛格利特撒切尔夫人。这位 1982 年 9 月 22 日以第一位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英国首相而载入史册的世界政坛风云人物,首次访华时对香港问题还犹抱琵琶半遮面,如今,作为打破藩篱的探路人之一,她虽年过花甲,却依然风姿绰约,在签字仪式结束之后步履轻盈,十分潇洒的走进宴会厅。按照惯例,宴会用的自然是茅台酒。也许是撒切尔夫人心里高兴,也许是她首次访华时对茅台酒好感犹存,心有嗜焉,在宾主热烈友好的气氛中她竟连连举盏干杯,以至于有些飘飘然起来,嘴里说着“好酒,好酒!我没醉”。香港总督尤德爵士一看不妙,担心撒切尔夫人喝多了会闹出笑话,便和英国驻华大使伊文思搀扶她回钓鱼台国宾馆休息。撒切尔夫人步出宴会厅,抬脚下汉白玉石梯的时候,突然推开了搀扶她的尤德爵士和伊文思,要回头看一看北京人民大会堂的风采。当她抬头看着高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庄严肃穆的人民大会堂,不知是情绪激动,还是“铁娘子”不敌茅台酒的威力,她踉跄了一下,差点摔了一跤。说时迟那时快,伊文思和尤德赶忙将撒切尔夫人扶了起来,使只想着抢拍这个镜头的各国记者连声说“可惜”。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