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世居少数民族主要有苗、彝、布依、满、仡佬等五个民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交融,部分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已经消失,以下主要介绍我县当前存在且能够表现的部分少数民族风情:
正月初二至初四,是金沙苗族的“踩山节”,源于蚩尤的九黎时代,带有普遍性。主持这个节日的人,是许愿求蚩尤大神保佑他有儿有女,负责给山披红挂彩。
初二晨,带香纸向山神要棵二丈四尺长的常青树和一棵一丈二尺长的竹竿,做花竿。叫“聪”和“杠聪”。吉时,请笙师吹笙把“聪”张(立)起来,把“杠聪”支在“聪”上,把两匹一丈二尺长的彩段挂在竿上。高手笙师还要骑着骏马吹“张聪”芦笙绕“聪”三圈,同时鞭炮齐鸣。高手笙师要吹笙爬上“聪”顶,鼻吹笙,把横杠上的四杯酒喝了,并在横杠上吹笙肩倒立,吹笙做“懒龙下山”之势下“聪”。绕“聪”跳三转芦笙。算完成“张聪”的程序。
笙师组织跳芦笙舞。
请两个歌师做“山心”,唱“张聪”歌。歌词是追述蚩尤组织彩山的历史。
歌师组织唱歌。
主家用酒款待彩山的来客。阔者以酒肉款待来客。少者数百人,多者数千人。
初二“张聪”,初三宴客,初四“高聪”(倒花竿)。
笙师吹“高聪”(倒花竿)芦笙,歌师唱“高聪”(倒花竿)歌。
谁家许愿彩山是连续三年。又由别的人家来负责彩山。
金沙各苗寨地区都有彩山堡。一年一度,苗族同胞都聚集在一起,开展交际活动。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