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都大临汾

家乡区县: 山西省襄汾县

     临汾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城市,远在10万年以前,人类的祖先 ——“丁村人”就生活在这里。因地处平水之阳,古称平阳,据《尧典》记载,原始公社时代的帝尧即在平阳建都,故有“尧都平阳”之称。夏、商、周时代,均属冀州之地,春秋时代划归晋国的版图。战国时期属魏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划为河东那,汉朝时改为河东郡的平阳县,直到隋开皇三年平阳才改为临汾郡的临汾县并一直沿用至今。西晋时,匈奴族刘渊曾建都于此,国号为汉。临汾在隋朝是临汾郡的所在地;唐、五代晋州所在地;宋代是平阳府所在地;元代是晋宁路所在地;明、清两朝均为平阳府所在地;民国初年属河东道。1948年解放后设临汾市,1949年撤销市建制改为临汾县。1971年,临汾县为临汾市和临汾县二次设市建制,1983年 8月,临汾县合并于临汾市。现为临汾地区行署、地委及临汾市党、政机关所在地,是临汾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尧都区传为五帝之一的文明始祖商尧陶唐氏诞生、建都之地。古称平阳,战国时韩国都,汉时西魏王都,十六国汉刘渊都,自唐至今为晋南、临汾首府。周敬王六年(公元前514年)为晋国平阳县;隋开皇三年(583年)县称临汾;1970年8月,分设临汾县、临汾市;1983年7月,市、县合并临汾市;2000年11月1日,撤销县级临汾市,设立临汾尧都区。

     吉县在商祖乙时属耿地,西周称翟城,城址在今文城乡一带。春秋时为晋之屈邑,又称北屈,城址在今县城东北10公里麦城村。战国时属魏之屈邑。秦朝时称为河东郡北屈县。西汉时仍沿用秦时旧 称。王莽始建国元年(9)改北屈称朕北。东汉时复置北屈县,隶河东郡。三国时期属魏,称平阳郡北屈 县。五代十国时为河东道慈州治,辖3县。北宋时,为河东路慈州下团练,辖吉乡、文城、乡宁3县。金 天德三年(1151),废慈州称耿州,置文城郡军。明昌元年(1190)改耿州称吉州,辖吉乡、乡宁2县。元 大德九年(1305)改平阳路为晋宁路,吉州隶之。明朝期间为山西布政司平阳府吉州,辖乡宁1县。清雍正二年(1724)升直隶州,辖蒲县、乡宁2县。乾隆三十七年(1772)划乡宁县为平阳府,降吉州为散州。

     民国元年(1912)废州称吉县。1947年10月吉县解放,隶属晋绥吕梁十专区。1948年12月划归西北区晋 南专区。1949年6月划归晋绥晋南专区。1949年10月,划归山西晋南专区。1958年并入乡宁县,降县城 为镇。1961年7月,复置吉县。1970年划归临汾地区至今。

AHao(2015-04-2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