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栗壳斗科。落叶乔木,高达30米,胸径达1米。叶互生,卵状披针形,长8-17厘米,宽2-5厘米,顶端长渐尖,基圆形,叶缘锯齿具芒尖。雄花序生小枝下部叶腋,雌花序生小枝上部叶腋。壳斗球形,带刺直径2-3.5厘米;坚果单生于壳斗,卵圆形。种子含有淀粉,属淀粉植物
发展历史
锥栗,野生于武夷山脉东南麓的中国锥栗之乡一建瓯市及政和县。历史上有名之贡闽榛就产于此,据《本草纲目》记载:栗、肾之果也,栗能通肾,益气温胃,久食必强健。
锥栗是我国名特优经济林干果,是一种天然的绿色食品。2000年3月建瓯市被国家林业局、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锥栗之乡;2000年5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授予建瓯锥栗为福建省名牌农产品。取得了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
地理分布
建瓯是中国第一个“名特优经济林锥栗之乡”,“建瓯锥栗”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锥栗的栽培面积达42万亩,在锥栗的栽培品种、面积、产量上均居全国首位。全市年产量2.9万吨,产值达1.8亿元,栗农年人均收入达10000元以上。锥栗产业正成为建瓯农产品中的一道“招牌菜”,让锥农的腰包越来越鼓。
中国第二个锥栗之乡,地处闽北山区,这里出产的锥栗行销全国,远销海外。政和县处在南平市V字形的锥栗产业带上,锥栗年产量在200万公斤以上。加工后制成的即食锥栗、手剥锥栗也远近闻名。
实用价值
是我国重要木本粮食植物之一。果实可制成栗粉或罐头。木材坚实,可供枕木、建筑等用。壳斗木材和树皮含大量鞣质,可提制栲胶。据《本草纲目》记载,锥栗有补肾益气,治腰脚不遂、内寒腹泻、活血化瘀等作用。锥栗材质坚实,耐水湿,又是枕木、建筑、造船、家具的速生优质用材经济树种。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