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是苗族人口最多的省份,全国的苗族有60%住在贵州省。苗族在省内分布面积最广,几乎所有县、市都有苗族聚居的村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苗族最集中的地区。此外,黔南、黔西南自治州和松桃、威宁自治县也有一定数量的苗族人口分布。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族支。过去没有文字,1949年后新创造了苗文。苗族喜聚族而居,形成大小不同的村寨。村寨多依山建筑,有的靠近河溪的山脚,有的在山腰,有的则靠近山顶。住房以木结构为主,多数为两层。少数为三层。在山腰上的多为吊脚楼式。
苗族服饰差异较大。一般来说,男子畜发包头巾,身穿无领、大袖、宽裤脚服装,腰带束身,冬天缠裹腿。妇女头顶束髻,包头巾,戴手钏、耳环和项圈,穿裙子。大多数裙子为百褶裙,因居住地区不同,裙子的长短不一,颜色以青、蓝二色为主,也有其它颜色的。上衣开襟,一般不用扣,多以花带束腰。苗族崇拜祖先,信鬼神,也有信其它宗教的。主要节日有:苗年、吃新节、四月八、芦笙节、端午、龙船节等。贵州各族人民都有传统的饮食习惯和烹饪技艺,并形成了风格各具的传统副食品、名点佳肴以及多姿多彩的风味小吃。除元代就已经闻名的绥阳空心面、明代被世人传颂的威宁荞酥和独山盐酸菜、清代已誉满远近的镇宁波波糖外,近百年发展起来的地方小吃,多达千种。至今能在市面上经常见到的也不下200种。这些食品各有其制作特点,各有其色、香、味、形,且各自记下与此相关的香风俚俗和轶闻掌故。
贵州的风味小吃主要有:贵阳肠旺面、贵阳恋爱豆腐果、贵阳“丝娃娃”、遵义豆花面、遵义羊肉粉、遵义黄糕耙、毕节汤圆、兴义刷把头、石阡绿豆粉、威宁荞酥、安顺荞凉粉、镇宁波波糖、绥阳空心面条、江口豆腐干、黄平郭氏牛肉干、贵阳鸡肉饼、一品大包、豆腐圆子、糕耙、碗耳糕等等;
贵州菜主要属于川菜系列,但贵州菜又有自己独特的风味。四川主要是麻辣型,而贵州主要是糟辣型。贵州的主要黔味名菜有:宫保鸡丁、霸王别姬、兰球鸽蛋、天麻鸳鸯鸽、盐酸菜烧干鱼、糟辣脆皮鱼、龙爪鸡丝、金钩挂玉牌、辣子鸡、侗家腌鱼、香酥烤鸭、荔波风猪等等。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