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12时40分,笔者在苏宁广场看到,四、五楼的餐厅几乎客满,一些热门餐厅的门前则坐满了等待位置的客人。同样是餐饮消费的高峰时段,笔者在巨龙路上却看到,很多餐厅大门紧锁,这些餐厅中不乏新开业的,也有刚开业就红极一时的。“好坏各占一半吧。”说到这条路的餐厅现状,一家餐馆负责人宋宏伟表示。
笔者调查了解到,最近两年多来,随着新商业街区的建成以及中心城区向东发展,主城区的各类美食街区越来越多,投资餐厅的商户也多了起来,人们外出用餐也多了很多选择。笔者从连云区工商部门了解到,仅去年一年,该区就新增各类餐厅130多家,相比而言,海州区新增数量则要多得多。然而,和巨龙路一样,在市区通灌路、盐河路,乃至新改建完成的民主路上餐厅经营状况也是呈现冷热不均的现象。而除了倒闭歇业,不少餐厅采取跟风走的方式,纷纷将原先的餐厅进行转型,然而效果也不尽如人意。“油烟太大,呛死人。以后再便宜也不能来这里吃饭了。”日前,市民丁女士向笔者抱怨自己在一家自助餐厅用餐的感受。原先,这家餐厅是以西餐为风格进行装修的。由于生意不好,老板将餐厅转型,没有装修就直接变成了当下热门的自助餐厅,烧烤涮都来。但效果显然没有受到消费者的认可。
而生意好的,当然也没有闲着,大家各出绝招。在东高地酒店,工作人员为等待餐位的客人发放了实用性较强的小礼品,以平息客人排队等候用餐的焦虑。而去年冬季,金玫瑰酒店在大堂入口处就发放温热的毛巾,给人宾至如归的感受。经典的产品加上个性化的服务,使这些餐厅深受港城人喜爱。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