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真岩
通真岩,原名铜石岩,位于春湾圩东南方约1公里的铜石山上,是古代铜石寺的遗址。
铜石岩山势宏伟,寺庙建与半山上的岩洞中,分中岩和玄鹤岩两岩。各深数十米,高20至30米不等。建于隋代、原为铜石岩、德惠寺。通真岩又名“刘三妹歌台”,相传唐景隆年间,广西贵县刘三姐与祖父自广西传歌至此,得道升仙,故此地又叫“通真岩”,岩内至今仍有当年传歌台和刘三姐祖父的陵墓,宋真宗御赐“通真”二字;有宋理学家周敦颐等题词。观岩壁上保存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广东转运使祖无择题名、广东转运副使许彦先题诗及明清文人的摩岩石刻20题。在通真岩旁边的小岩洞里,有一个很像妇女乳房的岩石,千百年来,不停地滴下泉水,当地人叫“地母之乳”,意为大地母亲的乳汁。据传有人用来了擦眼睛,有明目之效。
鹅凰嶂
鹅凰嶂自然保护区是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华南地区热带北缘季雨林和山地雨林为主体的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区地处粤西阳春市西南部,东经 111º21'29"至111º36'03",北纬
21º50'36"至21º58'40"之间,西面与电白接壤,南面与阳西县相邻,北面以阳春市八甲镇为界,东面与阳春市河口镇相连。总面积近1.5万公顷。2004年1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05年6月,广东省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成立广东阳春鹅凰嶂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管理处内设三个科和一个护林大队,下属九个保护站。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