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宥,字克宽,号湄邱。文昌人。明代政治家、学者、海南三贤之一。为官20余年,历任四川临察御史、浙江台州知府、浙江布政司左参政、右佥都御史、都察院左佥都御史等职。
邢宥(1416—1481),广东文昌人,现海南省文昌市文教镇水吼村人。明代的政治家、学者。小时候就聪敏异常,五岁读《三字经》,日记数十言;10岁作《勉学诗》,初露他已具治国齐家之志。入乡校时,每次月试季考均名列前茅。十四岁补文昌弟子员,26岁乡试中举,正统十三年(1448)年,登二甲进士第。
邢宥一生为国为民,光明磊落,刚正不阿,在政治上有很大的作为,在学问上也有很高的造诣。他一生中非常喜欢读书写作,对书法也有一定的研究。著作有《湄丘集》传世,对于海南文化的发展有极大的影响。清代海南探花张岳崧将其同海瑞、邱浚誉为海南三贤。
邢宥的祖籍在河南省汴梁(今开封市),南宋初期迁来海南省文昌市文教镇水吼村。
六世祖宣仪,在宋代知文昌县,高伯祖梦璜在南宋时知万安军,曾祖父在元代任琼山、文昌二县的知县。
邢宥为官时犹以善断疑案而著称,代宗景泰元年(1450年),他在监察御史任上,正逢太监王振家出事被抄家。当时有人诬告王振的家人孙太安藏匿钱财,牵连20多人被捕。朝廷特派邢宥与锦衣卫官于信审理此案。于信主张立即没收孙家财产,并横蛮地威胁说:“不然,祸立至。“邢宥沉着果断,秉公办事,经过多方稠密查核,证实该案纯属伪造,从而挽救了数十个民众的性命。赢得当地人民拍手称颂。
景泰二年(1451年),邢宥巡抚福建,恰有巡海官符文抓获犯禁入海的几十人,被判死刑。临刑时,冤屈痛哭之声震天动地。邢宥疑为伪案,便缓期执行。经过一月查究,果然抓获真盗,从而挽救了数十个民众的性命。
邢宥还非常善于谋兵用计。景泰五年(1454年),邢宥出巡辽东,发现沈阳军官中有50多人偷盗官府储藏的物资。邢宥考虑到沈阳三面受敌,如果对这些犯错误的军官都从严惩处,一旦敌人侵犯,将无人带兵守城。他采取了灵活的策略,只罢黜为首的两名军官,罚其余的守城,城守得好,立功者可以赎罪、受奖。没有多久,敌人果然侵扰沈阳,这50多名受从宽处理的军官英勇杀敌,护城立功,使沈阳化险为夷。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