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洞古人类遗址位于安顺以北26公里的普定县城郊,是我国继北京周口店遗址之后一次极其重要的发现。
该遗址经国家考古队两次发掘,出土人类完整头骨两件,哺乳动物碎骨18,000件,单个牙齿500多枚,动物化石13个属或种;出土石制器物20,000余件,骨器1,000余件,以骨锥最多,另有骨铲、骨针、骨棒等。此外,发现用火遗迹多处。穿洞古人类遗址一处发现两具头骨至今国内无先例,出土的骨器,超过全国发现总和30倍,一举摘掉我国旧石器文化中贫骨器的帽子,成为全国第一,世界罕见。穿洞古人类遗址具有极其重要的考古研究价值,被中科院专家们誉为“亚洲文明之灯”,现拟建“穿洞古人类遗址博物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迄今为止已发现的早、中、晚三个时期的旧石器时代遗址有50处,已正式发掘20多处,主要有黔西观音洞遗址、桐梓岩灰洞遗址、水城硝灰洞遗址、兴义猫猫洞遗址、普定穿洞遗址、六枝桃花洞遗址。在发掘的遗址中,不仅出土了打制石器、骨器、哺乳动物化石,而且还发现了一批人类牙齿、颌骨、股骨、头骨等化石,分别被命名为“桐梓猿人”、“水城人”、“兴义人”、“穿洞人”。1982年至1992年考古工作者在桐梓盘县大洞旧石器文化遗址是在中国南方新发现的古人类遗址,被列为1993 年全国十大考古成果之首。其次是商周至秦汉时期的考古。主要发掘的有普定铜鼓山遗址、赫章可乐墓群、安顺宁谷墓群、兴义万屯汉墓群、兴义交乐汉墓群、仁怀合马东汉墓群。普定铜鼓山遗址出土的冶铜坩锅和一批石范石模,为研究贵州冶铸发展史提供了战国至秦汉之际的实物依据。此外,在贵州还发现了许多墓葬方式不同的少数民族墓葬。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