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瞧,亭台楼榭,绿树成荫,一步一景。登临遗爱亭,放眼望,万顷碧波如画卷徐徐展开。
有了湖,一个城市就有了灵气;有了文化,一个湖就有了灵魂。遗爱湖、古黄州、苏东坡,穿越时空,交相辉映;千年黄州的文化意象扑面而来。 7年治理,洗尽“铅华”,遗爱湖已经成了黄州人的会客厅。
那么,遗爱湖为什么叫做遗爱湖呢? “遗爱”一词,取自苏东坡笔下的《遗爱亭记》。公元1083年11月,苏东坡到黄州安国寺访友,与僧首继连饮酒于安国寺竹间亭,应继连之请,为竹间亭取名“遗爱”。故而,这个亭畔美丽的湖泊便有了一个浪漫的名字——遗爱湖。
一个遗爱湖,半城黄州人。如今,依湖而建的遗爱湖公园已成为黄州人自豪的城市“会客厅”,公园内遗爱清风、临皋春晓、东坡问稼、一蓑烟雨、琴岛望月、红梅傲雪、幽兰芳径、江柳摇村、水韵荷香、大洲竹影、平湖归雁、霜叶松风等以东坡诗词赋为名的“遗爱十二景”集松、竹、梅、兰和风、花、雪、月等中国典型的自然景物和文化的传统精髓,浸润了千年的东坡文化,宛若天成、美不胜收。
即使在大家、名家眼里,遗爱湖也洋溢着大美。“兼得杭州西湖的灵秀和武汉东湖的靓丽”。本地诗人张拥军这样描绘遗爱湖:西湖秀美东湖靓,一在余杭一武昌。最是黄州天独厚,东西湖水睡鸳鸯。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曾写道:“黄州遗爱湖公园,与国内一些大城市的著名园林相比,无论是文化内涵,还是建设风格,不仅毫不逊色,而且还匠心独运!”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