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县丰富的民俗文化

家乡区县: 山东省莘县

在聊城黄河沿岸,伴着黄河而立的千年古县,或坐落黄河故道,或耸立黄河岸边,她们在历史的时空中回眸千年足迹,翘首展望欣欣向荣的未来。她们也在新的历史时期,伴着滔滔黄河水的音韵,伴着“中国梦”,凝聚着炎黄子孙奋发向上、拼搏进取的精神和力量,创造着新的辉煌,书写着新的文明史诗。

莘县地处黄河故道,因地瘠民穷,人民养成了吃苦耐劳、崇尚节俭、忠厚朴实、讲究实惠的习俗。饮食上,人们以玉米、高梁、小麦、地瓜及豆类为主粮,穷苦百姓往往半年糠菜半年粮,甚至农闲时三餐改为两顿粥,南部农村多吃地瓜掺榆树皮面做的铪铬,俗称“拉拉鱼”。衣着上,莘县居民习惯上穿宽肥衣服,多用羊肚子手巾(毛巾)包头。部分中老年人或腿有寒疾的男子穿有裤腿而无裤裆的“叉裤”。

农村居民建新房上梁时,门框、窗框、房梁要贴上大红对联,上书“安门大吉”、“安窗大吉”、“上梁喜逢黄道日,竖柱巧遇紫微星”及“擎天玉柱”、“架海金梁”、“坚女口磐石”、“上梁大吉”等吉祥祝福之语。还要烧纸上供,放鞭炮,以图吉利。在奠基、上梁及竣工之日,要宴请工匠及帮工。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县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同时传统的衣、食、住、行等习俗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仍有一些习俗保留延续下来.

☆璀璨星光☆(2015-04-2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