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物简介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
郑燮为官清廉,后来因老病罢官客居扬州,身无长物,只有寥寥几卷图书,便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被世人称为“三绝”。其诗宗陶渊明、陆放翁,画竹似苏东坡。郑燮以篆、隶、草、行、楷等各种书体的字形,并以兰草画法入书,形成有行无列、疏密错落的书法风格,创造了“六分半书”的书体,后人亦称之为“板桥”体。
二、多才多艺
画竹
自谓画竹多于纸窗粉壁见日光月影的影射怪取得。曾题道:“吾之竹清俗雅脱乎,书法有行款,竹更要行款,书法有浓淡,竹更要有浓淡,书法有疏密,竹更要有疏密。”他擅写竹,更将款题于竹石间,以竹之“介于否,坚多节”来表达自我孤高的情操。
擅画兰竹石
体貌书朗,风格劲峭,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蒋士铨题画兰诗中说:“板桥作画如写兰,波磔奇古形翩翩,板桥写兰如作字,秀叶疏花是姿致。”这段话,将“书”与“画”在他作品中的关系真是说得透剔极了。
难得糊涂
难得糊涂:一句平淡有味的名言。
他本是个聪明绝顶,通今博古的一代文豪,却偏偏信仰什么“吃亏是福”、“难得糊涂”,并煞有介事地再加上个注:“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入糊涂更难”。
一般为官者都会了解,为政得罪巨室,就难有好的下场。而板桥一反积习,独行其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最后,不惜扔掉热烘烘的乌纱,而宁可回到冷飕飕的秋江上去钓鱼,也正因他的率真,才能显得如此的洒脱。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rapedge
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www.wm23.cn/dszyl
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42954858.html
我的博客主页:http://blog.sina.com.cn/rapedge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