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与马的第一个故事,是苦涩的。从汉高祖刘邦算起,传到刘秀已过九世,刘秀家族其实早已是皇室的旁支末系,所以刘秀从小家境较为贫寒。但尽管如此,刘秀仍发奋读书。在长安太学求学时,因没钱交学费,就与同学许子威一起合买了一头驴子,租给到首都长安的客人使用,赚取租金解决学费问题。刘秀没有马骑,是尴尬的,但他宁可骑牛,也要高举义旗,反莽复汉。
刘秀与马的第二个故事,是悲壮的。起兵初期,舂陵义军势力尚小。新野一战大胜后,接着棘阳一战大败。刘秀与小妹伯姬骑马慌乱逃跑之时,遇到二姐刘元,便合力想拉刘元上马。刘元深知,马负多人,速度下降,可能三人都逃不了,就主动放弃上马,还用棍子猛击马臀。结果刘秀与小妹成功逃脱,刘元却惨死敌手。生死关头,兄弟姊妹间的亲情是无限的,为了恢复汉室的理想而斗争的英雄气概是无限的
刘秀与马的第三个故事,是英勇的。在打天下的过程中,刘秀身边聚集了一大批战将,其中姓马的就有马武、马成、马援三人。三人之中,又属马援与马最有缘分。马援志存高远,年轻时常常对宾客说,大丈夫应该"穷当益坚,老当益壮。"马援的这些话对后世带来深远影响,至今"老当益壮"、"井底之蛙"、"妄自尊大"、"马革裹尸"已作为成语,成为汉语中大家常用的词汇。
刘秀与马的第四个故事,是厚重的。马援如此,其女儿当然也不落后。马援的小女儿嫁给刘秀儿子汉明帝刘庄成为皇后,汉肃宗即位后,尊为太后。大臣们提议为马太后的兄弟们加官晋爵,马太后却说:前些天我经过他们门前,见到"车如流水,马如游龙",前来问候他们起居的人很多。因此坚决不同意加封自己的兄弟。作为成语,"车水马龙"现在的语意是说车多人多。通过这个典故,我们知道,其实它的意义要深刻得多,它体现了马皇后不徇私情的高尚情操,体现了她严于律己的高风亮节。
刘秀与马的第五个故事,是神圣的。刘秀时期,官方主流宗教是道教,但刘秀统治政治开明,提倡各派思想交流融合,佛教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开始传入中国。在刘秀去世后七年,即"永平七年(公元64年),汉明帝派遣使者12人前往西域访求佛法。公元67年他们同两位印度僧人回到洛阳,带回经书和佛像。同时在首都(洛阳)建造了中国第一个佛教寺院,就是今天还存在的白马寺。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