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最美家乡——于都(四)

家乡区县: 江西省于都县

经济发展折叠编辑本段
改革开放以来,大力实施“对接长珠闽、呼应大赣州,进行新长征、建设强于都”发展战略,全面推进实力、魅力、活力、和谐“四型于都”建设

于都工业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 2005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12.31亿元,比1978年2829万元增加了43.5倍。2005年主要产品产量:钨精矿年产量达2997.26吨、发电量722.8万度、齿轮845万件、原煤5.5万吨、水泥62.3万吨。而1978年65%钨精矿产量仅526吨,发电量71.17万度,水泥1591吨,石灰93204吨。。铁山垅钨矿、江铃齿轮有限公司、国兴集团东方红水泥有限公司、国兴集团东方红于都旋窑水泥、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和以泰电子厂为本县及省市知名企业。于都工业园区总面积6平方公里,已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31亿元,完成“三通一平”面积3700亩,引入县外资金29亿元,签约项目146个,动工建厂企业17家,投产企业42家,被评为省重点工业园区。于都已形成以有色冶金、新型建材、机械电子、现代轻纺和食品加工为主导的五大支柱产业。

作为赣南人口第一大县、经济振兴试验区的于都县,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契机,制定了以“贡江新区、工业新区、岭背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建设为主抓手,加速县域“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发展生态化”进程的发展战略,助推振兴发展。

经济概况 折叠

2012年,于都县经���保持着平稳较快发展态势,生产总值突破120亿元,达121.0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88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62.17亿元,增长13.0%,其中,工业增加值55.46亿元,增长13.1%;第三产业增加值39.0亿元,增长12.1%。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同期的17.1:51.5:31.4调整为16.4:51.4:32.2,仍呈现二三一格局,一、二产比重有所下降,三产比重明显提升。

固定资产投资 折叠

投资规模继续扩大。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86500万元,比上年增长31.6%,实现四年翻两番。其中5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551939万元,增长32.2%;城镇投资505486万元,增长26.9%。在固定资产投资(50万元以上项目)中,第一产业投资40281万元,比上年增长48.7%;第二产业投资223216万元,增长13.7%;第三产业投资288442万元,增长48.5%。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投资139841万元,增长11.0%;有限责任公司投资223973万元,增长16.2%;私营投资132118万元,增长91.1%。

房地产开发投资快速增长。2010年,房地产开发投资76538万元,比上年增长50.4%。商品房施工面积772553平方米,增长23.8%;商品房竣工面积608620平方米,增长189.0%;商品房销售面积454836平方米,增长37.4%,商品房销售额122000万元,增长52.4%。

国内贸易 折叠

消费品市场持续繁荣。2010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2705.5万元,比上年增长18.6%。分城乡看,县城消费品零售额153467.9万元,增长20.8%;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29237.6万元,增长16.0%。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17579.2万元,增长19.8%;零售业零售额238952.1万元,增长17.9%;住宿业和餐饮业零售额26174.2万元,增长23.9%。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中,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增长25.1%,图书类零售额增长1.3%,超市零售额增长193.6%。

交通、邮电 折叠

交通运输状况进一步改善。2010年,全县公路通车里程2620.739公里,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全社会完成货物周转量28041万吨公里,完成旅客周转量64171万人公里。

邮电通信事业快速发展。2010年末,全县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46.54万户,比上年末增加7.24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10.54万户,增加0.4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6万户,增加6.79万户。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县电话普及率达到54部/百人。互联网上网用户2.3万户,增加0.47万户。

金融 折叠

金融业稳健运行。2010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实现941133万元,比年初增加194929万元。其中企业存款171167万元,比年初增加44564万元,城乡居民储蓄达717903万元,比年初增加131325万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56818万元,比年初增加104100万元,其中个人消费贷款108515万元,比年初增加29961万元。

文化折叠编辑本段
县城设有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电影院、广播电视台等文化设施和采茶剧团;地方剧长征广场
长征广场
主要有赣南采茶戏,主要传统戏有《南山耕田》、《王三卖肉》、《才郎别店》、《妹子》、《补皮鞋》等。改革开放初期县采茶剧团排演的《茶童戏主》盛演不衰,后拍摄成同名戏曲艺术片,深受广大观众喜爱。

至2010年末,全县拥有文化艺术中心1个,文化馆1个,革命烈士纪念馆1个,博物馆1个,艺术表演团体13个,全年举办各类大型文艺和广场文化演出7场次,群众性文艺演出220场次,全年观众超过19.8万人次;全县有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11.8万册;拥有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用户达7.8万户,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6.5%,广播人口覆盖率达到98.5%。

年,伊然(2015-04-2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