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年画村

家乡区县: 四川省绵竹市

年画村,位于四川省绵竹市孝德镇射箭台村,距市区5公里,距离成都、绵阳只有八十公里左右,规划占地面积4平方公里,核心区域450亩,是专业加工、制作、经营绵竹年画系列产品一条龙的生产经营作坊。年画村农产品开发,依托年画村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开发出“年画村”牌的“松花皮蛋”、“猫儿猫儿鱼”、“香辣酱”、“豆腐干”、“特色泡菜”、“山腊肉”“浆腊肉”等民间食品。

年画村建设项目经过多方争取,市委终于决定在射箭台村实施,并根据老百姓的收入情况,决定每户补助资金3000元,以用于粉墙面,改一般瓦屋面为小青瓦屋面。工作方向、目标定下来了,接下来就实施。该镇党委、政府结合老百姓各户经济条件参差不齐,认真分析了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精心部署。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上,却遇到了不小的阻力,有的老百姓说家里没钱,有的老百姓说家里没劳动力种种理由不一而足,就是对这项工作存在顾虑。为了年画上墙工作顺利进行下去,也使老百姓的居住环境、生活观念等有一个较大的转变,该镇从主要领导到一般干部,全部分组负责给老百姓做解释工作。当时正是五一大假期间,全体机关干部没有休息一天,全部分户来到老百姓家中,不少老百姓在外务工每天都是早出晚归,镇干部就每天一大早赶去。为顺利完成解释任务,不少机关干部将工作时间甚至提前到了早上六点半至七点,现在不少干部说起此事仍很有感慨:“当时真的很不容易啊,每天早早就到农户家,放长假连个懒觉都没睡成,但没法子,工作第一啊。”就这样一次一次上门,一次一次苦口婆心,一遍又一遍地讲年画村的建设和发展给老百姓带来的好处和实惠,并就老百姓提出的诸如资金、泥工匠、修建质量等各种问题和他们一起协商,到最后连老百姓自己心里都过意不去了。经过多方做解释,终于有几户农户开了头,都说万事开头难,在看见已有农户动工后,后面那些持观望态度的看前几户整改下来的房屋的确比以前好看多了,也都开始动工了……从5月1日到5月20日,短短的二十天时间,年画村中心112户农房都进行了整改,镇上又再接再厉,整改农户房屋224户,村道扩宽650米,院落道路硬化2630米,修建年画村牌坊,年画广场,圆满完成了年画村建设一期工程。

画年画上墙时,孝德镇党委、政府事先确定了三条原则:一是决不能草率地把年画搬上墙了事,更不能画上失掉《绵竹年画》风格的风景画,而是地地道道的《绵竹年画》;二是在保持绵竹年画风格的基础上力求内容创新,为此也聘请了绵竹年画大师金平定先生进行现场创作;三是年画上墙的布局必须严密,要给人观赏性,给观赏人以艺术美感,对绘制内容、布局和幅度大小都作了精心构思。为把好这三项,镇上还专门请绵竹年画专家把守绘制工程,监督工程质量。

通过一系列的工作,孝德镇年画村才有了现在的规模,年画村的建设也从当初的射箭台村延伸到了茶店村。如今,一条古色古香的街道已经建成,农房改造了,家家户户洁白的墙上幅幅具有绵竹浓郁特色的绵竹年画呈现在了墙上,而具有川西民居的座座民房也让前来参观的客人为之精神一振,不仅如此,如今年画村的村民们农闲时都投入到了年画的绘制过程中,从中取得了一定收获。

汶川地震一周年的时候,年画村里的传习所就开馆了,设有年画展示销售中心、年画培训教室、老艺人工作室、实习基地等。

年画产业与发展乡村旅游相结合、与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相结合、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工作思路更是大大推进年画产业发展。

目前,年画村1018户村民中,固定从事年画制作的有近百人,人均年收入超过8000元,业余制作人员200多人,人均年收入超过5000元。随着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的推进,绵竹以及绵竹年画的知名度不断提升,绵竹年画的销售收入也逐渐增加,今年以来国内外的单位和团体购买量明显增加。与此同时,村里画年画的人也在不断增加。

年画村以加工、制作经营历史传统的“经典作品”,精美创新的“馈赠精品”,传统文化与时尚结合的“年画服饰”,古色与现代结合的“装饰品”、“纪念品”等,同时为弘扬绵竹地方民间文化提供传统与现代的美化服务。由于绵竹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其积极组织了有关部门和民间艺人,开发名扬四海、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国四大年画之一的“绵竹年画”。在开发这一资源的大好形势下,正式创建了“年画村”,现在是国家级AAAA级景区。

 

 

哦,这样啊(2015-04-2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