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三坡,河北省西北部,保定市涞水县境内,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旅游胜地,它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风景区的面积达520平方公里,由7个格局功能的景区构成,分别是百里峡、拒马河、百草畔、佛洞塔、龙门峡、金华山以及新开发的三皇山。7个景区分布着百余个景点,或峰峦耸立、上临霄汉;或碧翠漫野、幽泉叮咚;或奇岩嵯峨、巍然屏立;或葱郁险峻、妖娆连绵。
野三坡的美是大自然的杰作,重峦叠嶂、碧影滴翠、溪流瀑布、山花绮丽、飞禽走兽、峡谷峰林,共同构成了一幅独具风采的生态画面。
野三坡位于中国北方两大山脉(太行山脉和燕山山脉)交汇处。巍巍太行从这里沿冀、晋、豫边界千里南下,峥峥燕山从这里顺京、津、冀一路东行。地质地貌 折叠华北地质历史的缩影:野三坡雄距紫荆关深断裂带北端之上,多期强烈的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留下了一幅幅雄伟的历史画卷。雄伟、险峻、神奇、幽深的百里峡构造—冲蚀嶂谷和气势磅礴、巍然矗立的龙门天关花岗岩断裂构造及深邃莫测的佛懂洞塔—鱼谷洞构造岩溶洞泉,体现了其内容丰富、类型齐全、典型独特的地址遗迹特点,造就了它峭壁千仞、如箭插天之雄,危崖绝壁、夹涧而立之险,怪石嶙峋、千姿百态之奇,深邃曲折、移步换景之幽。野三坡的地址遗迹具有典型性、稀有性、系统性,是华北板内造山带的典型代表。此外,野三坡还有完整的地址遗迹,各类不整合面清晰,侵入岩、火山岩、沉积岩、变质岩各类岩石遗迹齐全,异常发育的构造节理、断层、褶皱等构造遗迹突出,山地夷平面、河流阶地各种拟态等地貌遗迹丰富多彩。它是一部生动的地质教科书,是一座天然地质博物馆,它浓缩了华北30亿年来地质构造的演化史,是专家学者研究全球构造和板内造山带的最佳区域,是学生教学实习的理想基地,是科普教育的生动课堂。野三坡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春多风、夏多雨,秋爽,严冬少雪,尤其是夏季,清凉避暑,白天温度基本上都在30℃以下,晚上18℃左右,平均气温22℃。无霜期165天,平均日照2800小时,平均年降雨量600毫米,最大降雨量796.5毫米,最低降雨量239.5毫米。
野三坡的山水每一分都显露着大自然的青睐和天地之间的和谐,且不论那保护完好的70余科2000余种植物资源,更有数百种或大或小,或静或闹的动物穿梭于山林中,飞翔于峰峦间,在这里,你可以深切地体会到人与自然的亲密无间。
民族风情集会:野三坡有甲绝天下的峡谷风光,有抚今追昔的怀古幽情,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同胞与我们共同演绎三坡之恋。历史文化长廊:野三破是古代京都通往塞外的重要关隘,素有“疆域咽喉”之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龙门天关大断壁险胜千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峭壁之上,镌刻着历代守关将士的豪言壮语,似乎又让人看见几百年前金戈铁马、浴血厮杀的疆场。龙门城堡屹立于两山之间,敌楼、垛口、炮台保存完好,尚可想象明朝壮士执戈守望的雄姿。关城:金华山北侧全长45华里的内长城工程浩大,气势恢弘,10米高的城墙,设计独特的关城,烽火台,恰如一道铜墙铁壁,蜿蜒于山岭之中,其雄伟壮丽正是万里长城的一个缩影。金华山南麓的清禅寺,已是千年古刹保存完好的金代壁画色彩艳丽,形态各异,正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寺院周围苍松翠柏,郁郁葱葱,千年银杏仍是枝繁叶茂,果实累累。革命老区:70年前萧克将军在这里创建了平西抗日根据地,浴血奋战中,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儿女,[1]野三坡的每一道山,每一寸土,都留下了先烈们殷红的鲜血。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