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羊川十八景之杨门忠骨

家乡区县: 甘肃省古浪县

(三)杨门忠骨

满门忠烈数杨家,屡建功勋青史嘉。

西夏兴兵侵古浪,王师剿寇战长峡。

刀光剑影应无惧,血雨腥风必有涯。

滴泪崖前怀往事,虎狼关口悼英侠。

        古浪峡中,道路西侧有高崖坠石,“山巅突出而下覆其势欲坠”。明镇番(今民勤)武举王国泰题字“山川绝险”。

       据史书记载,从公元986年(宋雍熙3年)起,在今宁夏一带的党项(西夏前身)首领李继迁在取得辽的支持后,开始不断对宋用兵。公元1003年(咸平6年),李继迁佯言要进攻环、庆(今甘肃环县、庆阳),暗中则移兵攻打凉州,以声东击西的战术,击破凉州,杀死宋朝派到这里的知府丁惟清,并把凉州府库的积存搜掠一空。自此,北宋王朝与西夏势力开始武力争夺河西。这就是古浪、武威、永昌一带杨家将传说故事的历史背景。明朝人熊大木所著的《杨家将演义》中,有数处与古浪民间传说相似的地方。据民间传说,宋朝的武将杨宗保奉宋神宗的旨令,带领将士前往河西走廊征讨西夏割据势力,打了败仗,兵困雄州(今永昌)和金山(今古浪)。朝廷闻讯,无将可派,杨家男儿多数带兵打仗,大都阵亡,只剩下寡妻孤女。遂派穆桂英为帅西救雄州。将士以十万火急之速,翻过乌鞘岭,来到古浪峡,被险关阻挡。这里是通往西域的必经之路,西夏重兵在此守关。人地两生的穆桂英带兵直冲古浪峡,遭到伏兵阻击,英勇的杨家十二寡妇,眼看从正面夺关难以突破,便举目向峡西山峰望去,那险峻的石峰直插云空,在层峦叠嶂之中,向东横空伸出一个悬崖,便想攀它上去。可是上崖无路,难以攀登。她们只好倒退数里,寻到一条微径山道,她们沿山径爬到那座突兀的悬崖。登高远望,视野顿开,她们正向下峡口瞭望,被崖西埋伏的西夏兵包围。于是,拉弓搭箭,挥剑舞刀,跟西夏兵将展开一场厮杀,由于寡不敌众,十一寡妇全部战死在崖顶。佘太君闻讯十一女将伤亡,便星夜兼程赶来,攀到峡西悬崖。佘太君缅怀亡灵,面对杨宗保被困的金山笼,放声痛哭,声震山岳,感动了鹰嘴山崖,山神泣泪不止,泪珠化作山崖石子,沿岸滚下,“滴泪崖”由此得名。其后,穆桂英一看众将士伤亡严重,十一女将在峡西山崖落难,便立即从峡口撤出,另找出路。她带兵退到峡南大川,忽见一群惊惶失措的黄羊从峡东的山上从北向南逃来。穆桂英想,黄羊有道而来,我们为何翻不过去?于是,调头向北率众沿黄羊道,翻过山岭,穿过大靖峡,过土门镇,绕道向古浪峡北而来。驻守在古浪峡的西夏将士,满以为战败了杨门女将,便高枕无忧了。想不到穆桂英会带兵绕了半个圈子,从峡口南转战到峡口北。一部向西攻取由西夏僧兵把守的寺洼寺,一部向东进驻今黄羊川一带,向北寻找北下大横山的路径,攻取今土门一带(西夏铁脚寺僧兵把守),迂回包抄虎狼关。另一部固守虎狼关南口,策应二军,正面佯攻。穆桂英率亲女杨满堂等几位将军,东进今日黄羊川,行“倒取虎狼关”之计,插入敌后,乘其不备,来个突然袭击,取下了虎狼关。

呼儿嘿呦(2015-04-2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