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县木塔之历史传说

家乡区县: 山西省文水县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些关于木塔的一些历史故事。
鲁班的传说
很久以前的一天,鲁班和妹妹从南方来到北方,走到应州地面,看到这荒凉的战场,白骨累累,不是北方的鞑子(对北方少数民族的俗称),从这里杀向关里,就是南方的蛮子(对南方人民的俗称),从这里杀向关外。有时两军就在这金沙滩地面打了起来,经常杀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劳动人民饱受战祸之苦。于是他决定修一座木塔,压一压这里的杀气。
谁知鲁班把这个想法和妹妹说了以后,妹妹不愿意,她说建一座大塔需要多长时间呀?她不愿意在荒凉的地方多呆。鲁班说,用不了多长时间,他一夜便可以建成。妹妹不信,说你这不是说大话,吓唬人。便问,你要建一座多大的塔,有几层?用哪儿的材料?鲁班说:“我要建一座十二层玲珑木塔,就用应州西北黄花梁那片松树林的木材”。妹妹抬头一望,嗬,长满了林木的大山冈,离应城足足有三十里呢!于是便和哥哥打赌说,你能一夜之间造一座木塔,我就能一夜绣十二双绣花鞋,咱看谁完工快。鲁班说,好!一言为定。于是兄妹二人便分头忙了起来。
晚上定更后,鲁班一个人忙了起来,他运用神通,将黄花梁的巨木伐来,将恒山石运来,砌石为基;架梁为拱,到三更天的时候,木塔的工程已经完了一半。谁知鲁班妹妹只顾偷看哥哥建塔,把绣花鞋的事忘了。这时眼看鼓打了三更,便慌了起来,躲在一旁,喔喔地装了几声鸡叫,自己马上掐诀念咒,请来天上七仙女,帮她绣鞋,这样十二双鞋绣完,天已快亮了。再说鲁班,三更时听到鸡叫,以为天快亮了,木塔只建了六层,黄花梁的森林也伐完了。到远处运木材吧,时间来不及了,只好请来天上的瓦仙和他一块干,这上六塔就是砖瓦木混合结构了。到五更时,十二层雄伟的宝塔已经建成,只见玲珑宏敞,蔚然壮观,使鲁班妹妹和七仙女惊叹不已!
妹妹赶快找哥哥,哥哥不见了。原来鲁班到天宫借宝去了。借什么宝?为了使宝塔防水、防火,他特向玉皇大帝借逼水珠和逼火珠。安上了这两颗宝珠,就再也不愁火烧水淹了。正当鲁班借了宝珠往回赶的时候,应县的城隍土地爷起来了,原来这十二层宝塔把他们压得出不上气来,他们乘鲁班不在,镇塔之宝还没安上这空儿,弄来一股妖风,将宝塔上三层一直吹到关外大草原。等鲁班回来时,应州就只剩下九层木塔了。鲁班气得一屁股坐在了桑干河畔,谁知用力过猛,将薛家营村北压了个大坑,就是以后的干海凹(现在薛家营水库)。劳累了一夜,暂时歇歇,将鞋里的土倒倒,就倒了两个大土丘,后来这里的村名叫圪塔。一看鞋也烂了,随手一扔,占了大片地方,后来这个村庄就叫鞋(颉)庄。休息了一会儿,他只好把镇塔之宝安到了这剩下的九层塔里,和妹妹一起离开了应州。
那三层砖塔呢?被一阵妖风吹到了大青山下丰州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不信你去看看,和应县木塔一模一样,还有点倾斜,塔尖也吹掉了,这是因为没有宝珠的缘故。
应县木塔呢,自从安上了逼水珠、逼火珠后,再也不怕水、火、风等灾害了。要不,哪能近千年安然无恙呢

莲花台下八力士
木塔底层大门对面有一尊高大的如来像,坐在一个巨大的莲花台上。这个莲花台被八个力士扛着,个个力举千钧,形象生动逼真。
这八个力士本是驻守八个方向的护法天神,乘如来古佛外出讲经说法之机,汇聚一处,私下凡尘。他们八个下了凡间,排山倒海。本来天下三山五岳、五湖四海排列得整整齐齐,像棋子一样,所以有“星罗棋布”一说。八力士下凡以后,随便把山搬来搬去,弄成现在这个样子。天下百姓被他们搅得流离失所,怨声载道。俗话说:“天上一昼夜,人间一百年”,当如来返回西天,这八个力士已经把人间搞得乱七八糟。如来为了降服这八个乱世魔王,摇身变为一个秀才下了凡尘,去寻找那八个力士。
一天,如来终于找到了他们,他们正在一起玩弄几座大山。如来迎面上去施礼道:“八位将军就是天下闻名的大力士,可我不信。我坐在这个莲花台上,看看你们能不能把我抬起来?”八个力士说,哪用八个,两个就行。上去两个力士,莲台丝毫未动;上去四个力士,莲台才过双腿;最后八个力士都上去,才把莲台抬过头顶,抬过头顶可怎么也抬不动了,只听一声“定!”八个力士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永远抬着莲台。据说谁也离不开谁,其中走一个,另外七个就要被压死。所以,互相瞅着谁也伯谁走了。

麻燕
每到秋季,木塔周围飞舞着成千上万只麻燕,景致十分壮观,仿佛引人步入一个神奇的世界里。其实,这麻燕还有一段传奇的故事:
相传,玉皇大帝爱鸟,因此,在天宫里养着各种各样的鸟。百鸟群里,玉皇大帝最喜欢麻燕。因为麻燕的羽毛黑中透紫,紧中泛蓝。虽然别的鸟比麻燕善唱、会舞、能言、喜斗,玉皇大帝总愿意在麻燕跟前多逗留一会儿,遗憾的是麻燕不舞不唱。
一次观赏中,玉帝给麻燕赏了一块美餐,麻燕竟然又唱又舞,而且比别的鸟唱得好听,舞得更美。从此,玉帝想要叫麻燕唱歌跳舞就得给它美餐。玉皇大帝把麻燕看做是百鸟中的舞蹈皇后,每到群鸟跟前先让它表演。以后;玉帝就把麻燕留在身边。
麻燕得宠,变得趾高气扬,不把其它鸟看在眼里,百鸟敢怒不敢言。玉帝因喜欢它,对它的狂妄行为不仅没有惩罚,还连连赏它美餐,这下,麻燕更得意了。
在某年的正月初八,五帝在聚仙楼里宴请地上和天庭上的各路神仙。聚仙楼摆好了各种山珍海味和仙桃玉酒。麻燕把宴席上的酒菜仙桃闹得乱七八槽,醉于神桌上。各路神仙来到聚仙楼里,仙女把麻燕偷吃酒菜的事禀报王母娘娘,王母娘娘大怒要重重处罚它!
触犯天规,本来是要杀头的,但看在玉帝的面上,留了一条性命,让天神砍去了它的后爪,一巴掌打出南天门,让它到凡间受罪。
麻燕被打出南天门,晕晕糊糊飞在空中,心里羞愧难言,但发誓要找一个比天庭还要好的地方,飘呀飘呀,打呀找呀,忽然发现一座离天最近的宝塔好像天宫一样,飞到塔前一看,实在是比天庭还好,这塔便是应县木塔,于是把家安到了塔上。
因为麻燕被斩了爪,起飞时必须向前一跌才能飞起来,因此,只得住在高大的建筑物上。以后麻燕子子孙孙多了,窝里住不下,也只能分别住到其他高大的建筑物上。
7.4 灵芝草
木塔第六层的莲花顶周围长着一圈灵芝草,而且一年四季葱郁旺盛。这灵芝草有一段美丽的传说故事。
传说,远古时候,宝宫禅寺里有一位慧能大师,他在夜里梦见释迦牟尼坐在他的身旁说:“峨嵋山上有一株灵芝草,你若能把它采回来,栽在一块宝地上,这地万一定年年风调雨顺,丰衣足食,人畜兴旺,国泰民安。”梦醒之后,慧能大师为了应州庶民百姓的兴旺和安康,就照着峨嵋山的方向徒步启程了。
在这次行程中,慧能大师一天只有一次熟食进嘴,一次生水入肚,日夜兼程,不觉困乏。在第十五天清晨,他来到了峨嵋山脚下。站在山谷中,举目望去,好一派世外桃源之景可是,这么大的山,这灵芝草长在哪一道山谷中?他心里一片茫然,于是在这山凹中随便漫行起来。两天两夜之后,他攀上了一个山巅。这时,飞来一块彩云,立时狂风大作,他的草帽“飕”地一下飞向天空。他伸手去抓,草帽像被一根无形的绳索拽着沿山坡沟壑飘飞,慧能大师也只好跟着草帽飞崖跳沟。最后草帽挂在一道山沟向阳处的石壁上。他走近石壁一看,草帽带儿正挂在一株伸手可摘的花草上。细细一瞧,这花草长在岩石与岩石的隙缝中,他觉得这花草绝不和一般花草一样,枝叶老绿而又翡翠,花儿红中透紫,而又红得放光。他愣住了,这是一株什么草?正在茫然不解时,从幽谷中传来一个悠长的声音:“灵——芝——草!”接着,回音四起,满山遍野全是”灵——芝——草”的声音,慧能大师认定了,这花草一定是灵芝草!
慧能大师把灵芝草采回宝宫禅寺,栽在木塔第六层顶的莲花座上。从此,这灵芝草年年旺盛,四季常青。
从此,应州大地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们为了纪念慧能大师的这一功德,由名画家给他绘了一张图。画面是一个人,蓄发、绣头、短须,满脸忠厚;挽着裤子,身披蓑衣,浑身精壮;背上背着柳篓,一手拄着拐杖,拐杖上挂着草帽,一手捧着一株花草,赤脚,行走在山崖之中。
这图叫“采药图”,原来藏在第四层佛像腹内。现在保存在应县文物管理所。

透玲碑
辽宋战争期间,应州城里两军争夺的指挥阵地。因为要指挥战斗,就需知己知彼,洞察敌情,观战了望。要观战了望,就得登高远眺,而木塔是最好的了望站。
站在高达几十丈的木塔上,尽管凭着肉眼也能把恒山、翠薇、龙首等较远地方的山情地景收入眼底,但是、再远点的地方就看个见了。在当时没有望远镜的情况下,人们煞费苦心地想了许多办法,仍然起不到望远镜的作用。后来有人透露:后唐晋王墓中有块能照见千里以外景物的石碑,于是将士们就把石碑取回来放在塔上。果然,这块石碑光泽如镜,北照呼和浩特,南看雁门要塞,几百里以外的情况一目了然,自从有了它,几百里以外的敌情就能及时发现。敌人的动态也能如实掌握,把主动权大大地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因此,人们就把这块石碑叫“透玲碑”。
据人们传说,这块石碑的秘密被“南蛮子”发现了,他们悄悄地在透玲牌上做了手脚,使透玲碑失去了望远的能力。现在它虽然仍是光泽如镜,但再也照不到任何景物了。人们为了纪念它以往的功绩,现在仍然把它保存在木塔墙壁处最显眼的地方。

宝塔放光
传说,应县木塔夜间有放光现象。远古有过,近代也有过。可是塔内一没灯、二没火;木塔周围,也是一片漆黑,既没有灯光的照映,也没有火光的反射,可是人们总说塔内夜间放光。
又有人说,木塔夜间放光总是在修理木塔之后才有的现象。据说,明代和清代时斯塔内放光,就是木塔大修理之后的现象。清代中期,还为塔内放光挂了匾,匾名:“慈光远照”,清代晚期,也为塔内放光挂了匾,匾名:“奎光普照”。近年间,有的人在夜间看到塔内放光,也许是由于经常修理木塔的缘故吧。
人们都说,木塔夜间放光,是吉祥的预兆每次放光后,不是风调雨顺,就是由灾年变丰年,或者由兵荒马乱变国泰民安。人们便认为,这种好的报应是修理木塔后,佛祖给的恩赐。因此,人们有了灾难的时候,总想修修木塔,把希望寄托在佛祖的恩赐上。据说清代有一年旱象严重,快六月了,不见一点雨,种下的上不来,上来的也死了。于是人们提倡修塔。果然修塔之后,塔内夜间放了光。接着不大不小的雨下了几天,人们又求了个好年景。
木塔夜间放光,到底是怎么回事?据说,清代晚期,宝宫禅寺的慧能大师在塔内深夜放光通明之后,他整天在佛前念经。三天后的夜间,释迦牟尼托梦给他,说应州人信佛虔诚,经常上布施,修葺佛殿,应该给人们好的报应,同时在报应之前要让人们有所觉察,便在塔内放颗夜明珠。所以每当木塔修理完毕,宝塔就会放光。
好啦,关于应县木塔的内容就此结束啦!

木木(2014-05-0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