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大汝阳

家乡区县: 洛阳市汝阳县

汝阳县与嵩县本来叫陆浑,所以陆浑水库的命名还是有一定的历史依据。汝阳虽然离洛阳很近,但是由于高山的阻隔,所以历来人烟稀少。

二,原住民是蛮夷,史料记载,“迁陆浑戎”,说明这里虽然离中原很近,但是文化上更加接近楚文化,尚没有受到中华文化的洗礼。

三,汝阳县一段时间和伊川县合称伊川,据推测是山北和伊川县接壤,受其影响较大。

四,近代,汝阳县称伊阳县,属汝州府。汝州地方志也说,境内唯伊阳近洛阳,或受其影响。在汝州府所辖的几个县中,伊阳也是较小的县。

五,北宋是今汝阳县和嵩县属于一个县邑,理学泰斗二程兄弟即诞生于此地。可惜不在汝阳境内,否则政府定会大力宣传,汝阳人民也会增加历史自豪感。

六,由于环境恶劣,人烟稀少,明成化十二年,这里才开始设县,一直延续至今。

七,关于民风,县志记载,民风朴而愚,或受二程之遗教。

八,有凤山朝阳,汝水拖蓝,岘山叠翠等八景,历代县志均有记载。

九,由于文化落后,县志可靠性不强,原因是缺少史料,“僻壤无书”,只能根据乡民的口耳相传和乡绅的记忆。

十,明末崇祯癸酉流寇(农民起义军)渡河,伊城先陷,城郭受到破坏。

十一,北宋南渡,县内两个兄弟组织义军,坚持斗争,战功卓著,颇受宋室表扬,或许是迄今县内最为杰出的军事人才。可惜名字我给忘了,有兴趣的可以查一查。

十二,由于山高林密,每逢乱世,盗贼横行。民国时,以上店的强盗(刀客)最为猖獗。

十三,历来知识分子稀少,所以诗文水平不高,且多为外地人所作。

十四,县内比较著名的铁顶山寺庙群建于康熙二十三年,因为比较像湖北的岘山,所以也称岘山。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一首,其中“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颇为著名,可惜此“岘山”是湖北的。

十五,三屯乡境内闻名遐迩的yu ma di,不知到底怎么写,有的县志记为“玉马地”,有的记为“玉蔴地”。

十六,据称唐太宗李世民曾经过铁顶山,对其风景赞叹不已。

十七,现在的居民多为明前中期自山西遗民过来的,所以明以前基本上和我们没有关系。

十八,杜康为何避难在蔡店,鬼谷子为何隐居在云梦(尚不确定)?因为这里就是山多林茂,地形险恶,鸟兽横行。话说,云梦一带的山确实有奇气。

十九,唐代是汝阳出大官最多的时候,后来官越来越少,也越来越小。

二十,古严庄是汝阳少有的历史名庄,相传是光武帝刘秀好友严子陵居住的地方。

二十一,古县城格局与今没有大的差异,县学也坐落在西部。(今天的县高中也在这一代,且有文庙遗址一处)县城城墙高大概是三米,因为财力紧张拖了很久才建成,并且一旦阴雨绵绵就有坍塌的危险。

二十二,县城东的萝卜庄不叫“萝卜庄”叫“锣bo(打不出)庄”,估计是做乐器的地方。

二十二,总之,汝阳是一个处在群山包围之中,文化经济均不发达,基本上没有光荣历史的地方。

二十三,不管怎样,我喜欢她的山清水秀,以及淳朴的人民。是非常适合居住的地方。只可惜地方政府为了所谓的“工业强县”战略,将大量污染企业引进来,小店已经成为污染重灾区。

二十四,以上内容多有错误,望见谅。

十年一刻(2015-04-2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