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九吃馒头
农历六月十九日,宜兴人俗传这天是观音菩萨的成道日。据宜兴民间传说,观音娘娘不仅主宰人间生育,而且扶正压邪、普渡众生,深受人们的爱戴和尊敬。因此,在每年农历六月十九日这天,尽管天气炎热,但宜兴民间家家户户,以面粉调制馒头,由户主带领全家男女,燃点香烛,虔诚地朝观音神像顶礼膜拜,并以特制的大馒头祭供,祈求观音保佑人丁兴旺,子孙昌盛。这洁白松软、味美可口的馒头,也随之成为人们在炎夏季节的礼瑞食品。
相传到了明代,阳羡(宜兴古称阳羡)民间的酿酒技术日趋精湛,寻常百姓家都能制白酒,用发酵的酒酿冲水加面粉调和,然后揉做成一个个大馒头,再放在蒸笼里用旺火蒸熟,蒸出的馒头洁白饱满,松软爽口,香味四溢。旧时宜兴有支《抛馒头歌》唱得好:“一抛东方太阳升,百无禁忌福降临,招财童子前引路,和合送宝进府门。二抛南方南至海,观音老母送子来,先选一个文秀才,后送状元进门来。三抛西方日落山,主家好比沈万山,沈家有棵摇钱树,金银财宝满仓箱。……八抛丙庚辛金全,添福添财又添丁,财喜两旺代代兴,步步脚脚踏金银。九抛北方笑云水,峨眉老君满面笑,寿比南山不老松,福如东海长流水。
馒头洁白,“发”得大,象征着如雨后春笋勃勃向上,因此宜兴民间至今新居落成、乔迁之喜,还有新婚之喜、生子女办满月酒、考上名牌大学等等,仍有向亲友、左邻右舍送馒头的习俗。农历六月十九日这天,宜兴农家仍有做馒头、蒸馒头、吃馒头的习俗,许多乡下农民做了馒头还特地送给居住在城镇的亲友,增进一份亲情或友情;但也有少数家庭主妇怕麻烦,干脆在小镇上买了许多各种馅心的馒头,回家供全家人品尝。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