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仪镇特色产业

家乡区县: 贵州省正安县

 2009年10月18日,凤仪镇楼台村成立免耕稻田养鸭示范基地,主管畜牧的副镇长雷甘露在基地做了现场动员讲话,希望养殖户抓住政府提供给的机会,养好鸭,创业致富,发挥好带头作用。然后将刚从外地运到的1000只幼鸭分发给了10多户农户。

  几天后,由于运输、气候、水土等原因,幼鸭纷纷不同程度的生病。镇远教办人员收到信息后,迅速上网查阅资料,下载课件,召集养殖户进行培训,通过观看养鸭的有关疾病防治和指导员的认真讲解,养殖户急躁不安的心态得到了稳定。在镇、村防疫员的帮助下,幼鸭的病症得到了稳定。

  现在幼鸭已进入稳定成长阶段。在养鸭课件上以学习的以下方法以全部用上,初显成效。
凤仪镇田生村免耕稻田养鱼示范基地

  田生村杨方朋在远教视频播放点收看了《稻田养鱼》后,动起了心思,请远教人员在网上下载了很多技术性资料。经过1年的努力,现在该村稻田养鱼面积已达100亩。稻田养鱼能够提高农田生产能力,相对成本低,比较效益高,已经成为该村农民新的创收点。
凤仪镇

  据田生村村支书陈熙介绍,要进一步推广先进经验,进一步扩大稻田养鱼面积,努力形成规模养殖和示范效应,带动更多的农户致富。粮食增产鱼儿满塘凤仪镇田生村从去年开始开展稻田养鱼试点,当年每亩收鲜鱼20多公斤,稻田最高亩产量80公斤,增收毛利润1000元以上。稻田养鱼后,实现了生态平衡,经济效益为原来的2至4倍。凤仪镇远教办人员介绍:“田中有鱼,即使施肥施得很少,鱼排出的粪便也可以成为稻田的肥料。田鱼喜爱吃草,稻田根本不用除草,省了人工。稻田里有鱼儿的游动,稻子长得很快,稻穗饱满。”今年,当地将继续扩大稻田养鱼面积。田生村村民杨方朋去年承包了48亩田进行稻田养殖,没想到成功了。杨方朋说:“稻田养鱼实在是好,省工、省肥,收益比两季稻还要高。”经过一年的养殖,收获鲤鱼500多公斤,每公斤售价11元;草鱼2000多公斤,每公斤售价16元;原本收入不高的耕田现在每亩产量达到了50多公斤,年纯收入超过了2万元。

  凤仪镇田生村,当地其他农民共承包了50亩低产农田开展稻田养鱼,一年增加收入万余元。

卡布奇诺ヽ咖啡 路(2015-04-2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