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文化

家乡区县: 贵州省思南县

铜仁市,是中国贵州省的一个地级市,即原来的铜仁地区。有“中国西部名城”之称,位于贵州省东北,地处武陵山脉中部,紧邻湖南省湘西自治州、怀化市,重庆市秀山县,地区范围内有乌江连接两地。铜仁市辖2个市辖区(碧江区、万山区),4个县(江口县、德江县、思南县、石阡县),4个自治县(玉屏侗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松桃苗族自治县),市政府驻碧江区。

文化概况

石阡木偶戏

巍巍武陵,神奇梵净。乌江、锦江犹如两条生命之脉环绕着黔东大地,孕育着汉、土家、苗、侗、仡佬、羌等409万各族儿女,千百年来,他们勤劳勇敢、相互融合,共同创造了多姿多彩、丰富灿烂的民族民间文化。

  党的十七大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构想,铜仁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出率先实现“文化旅游产业的新跨越”的战略目标,这一切又为铜仁文化的发展带来挑战和机遇。

  “文化铜仁”初露锋芒、“梵天净土”力塑品牌,这是《贵州日报》2009年12月18日对铜仁文化的最好诠释。

  铜仁民族节庆活动浓郁丰富。如苗族的“四月八”节、侗族的“赶坳”节、土家族的“摆手舞”节、羌族的“羌年”节、仡佬族的“敬雀”节、毛龙节和各族群众的“龙舟”节等20余个民族民俗节日;

  民族民间文化底缊深厚,松桃苗族花鼓舞和滚龙艺术、万山侗族鼟锣舞、玉屏侗族箫笛舞、铜仁市赛龙舟艺术、思南土家族花灯舞、德江土家族傩文化艺术、沿河土家族肉莲花舞、印江长号唢呐器乐表演艺术和书法艺术等;

  民俗文化村寨独具特色。如松桃“苗王城”村寨和瓦窑苗族花鼓舞村寨、江口云舍土家族村寨、思南郝家湾土家族石头村寨、石阡楼上古寨和尧上仡佬族村寨等;

  历史文物古迹浓郁厚重。石阡万寿宫古建筑群、铜仁东山古建筑群、万山汞矿遗址、松桃寨英古建筑群、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思南思塘镇古建筑群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繁荣丰富。德江傩戏傩技、思南土家花灯、玉屏萧笛生产艺术、石阡毛龙和木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亮丽多姿。1934年和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长征时曾两次经过铜仁,踏遍了铜仁的山山水水,留下了许多光辉的遗迹。全区现有沿河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德江枫香溪会议会址、印江木黄会师纪念馆及纪念碑、石阡红二、六军团总指挥部旧址、铜仁周逸群烈士故居、思南旷继勋烈士故居等红色旅游景点69处,其中周逸群烈士故居已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重点旅游线,沿河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是贵州高原上的第一个红色政权,是正在开发的又一个亮丽的红色旅游景点。

  大型群众文化活动震撼黔东。4.28《欢乐中国行·魅力梵净山》大型综艺文艺活动和4.30《魅力梵净山·桃源铜仁美》大型情景歌舞文艺活动、《多彩贵州·桃源铜仁——为祖国喝彩》大型文艺演出暨爱国歌曲万人歌会活动、土家民族歌舞走进央视《民歌。中国》栏目、“黔江。铜仁民族文化走进重庆活动周”、第二届中国武陵山民族文化艺术节系列文艺演出、全省首届农民艺术节展演、少儿艺术作品展演、第四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等等。《欢乐中国行·魅力梵净山》大型综艺文艺活动分别在央视和贵州卫视播出,收看节目的群众达300多万人次,成为我区历史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最大的文化艺术盛会,促进我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极大地增强了全区人民对本土民族文化、区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多彩贵州·桃源铜仁——为祖国喝彩》大型文艺演出暨爱国歌曲万人大合唱歌咏活动代表贵州省参加全国庆祝建国60周年《为祖国喝彩》央视连线直播活动。这台文艺演出庄严隆重、气势恢宏而又极具地方特色,被中央电视台评为一等奖。这不仅代表了贵州,宣传了铜仁,而且激发了全省人民的爱国热情,进一步鼓舞了全区上下“构建两带两圈产业体系,推进六个新跨越,率先实现文化旅游产业的新跨越”的信心和决心。

  文化体制改革再上台阶。进一步解放文化艺术生产力,满足群众多元文化需求,改革了地区文工团和地区京剧团等国有文艺演出院团,组建了梵净山民族歌舞团(梵净山文化演艺人有限公司),面向市场、面向群众,推进艺术创新,走产业化道路。  

w3tq(2015-04-2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