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龙矿产、生物、水力资源丰富,交通、通讯发达。已探明黄金储量22金属吨,成为年产万量黄金的大县之一煤炭储量12.28亿吨,煤质优;品种全;用于水泥生产的优质石灰岩储量过数百亿吨。此外还有大量的水晶、石英砂、硫铁、钾等20多种矿藏。生物资源种类繁多,气候良好,土地肥沃,适宜发展粮、茶、林、果及中药材、芭蕉芋等绿色产业,是国家商品粮基地。流经县境的南盘江上,现已建成装机容量132万千瓦的天生桥二级电站。装机容量120万千瓦的天生桥一经电站,第一台机组已于1998年底发电,安龙已成为我国西南的能源基地。全县已实现村村通公路,与横贯全县的南昆铁路、324国道、南盘江航道,形成了纵横交错、水陆并举的交通网络,使安龙的区位优势更加凸现,成为云贵通江达海的重要门户。已开通的10000门程控电话、移动电话、无线寻呼,使安龙与外界的联系已十分便捷。
面对我县丰富的旅游、生物、矿产资源和区位优势,县委县人民政府制定了实施“两线”布局;抓好“五大支柱”;建设“六大基地”;夯实“两个基础”经经济发展战略,着力发展绿色产业和旅游业,使安龙经济迅速迈上新台阶,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实行观念、政策、产业、人才全方位开放,着力塑造一个开放、务实、宽松、文明、高效的安龙形象,营造宽松和谐的投资环境,以改革开放的形象昭示人,以优惠的政策吸引人,以优质的服务取信人。以宽松的环境留住人,真正形成“洼地”效应,把安龙县建成不是特区的特区。
安龙在春秋战国时期便已开发,明清以来,逐渐成为贵州西南重镇,南明永历朝廷播迁安龙后,安龙成为贵州西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境内古迹众多,共有46处列为保护单位,其中招堤、明十八先生墓等5处列为省级保护单位。有贵州十大风景区之一的招堤风景区,有龙头大山和仙鹤坪自然保护区,有笃山溶洞群和蓄水量106亿平方的万峰湖等自然景观,境内黄金、煤炭、钾、石灰石、水晶、石英等矿藏极为丰富;全年平均气温15.4℃,年降水量1356.1毫米,年日照数1504.7小时,无霜期288天,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国土总面积223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6万亩,其中旱地15.7万亩,水田14.9万亩,全县辖10镇6乡,2003年末总人口42.5万人,主要有布依、苗、彝、回、壮等1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3.8%,近几年来,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形成了以程控电话、无线寻呼、移动通讯、计算机网络为主体的通讯网络,以南昆铁路、324国道、南盘江航道为骨架的水陆并举的交通网络,以天生桥一、二级电站和白水河电站为依托的电力网络,彻底改变了过去偏处一隅,信息闭塞的状况,成为西南三省通江达海的重要门户,为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安龙县41万各族人民热忱欢迎海内外各界能人志士前来投资开发,安龙是你施展才华的理想之所,是你事业腾飞的发祥之地。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