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总量小,人均差距大。这既是遵义过去存在的问题,也是今天仍然面临的矛盾。2008 年全市生产总值尽管达 655 亿元,财政收入突破 102 亿,人均生产总值 8600 多元,但 无论总量还是人均水平都与发达地区存在很大差距,即使与省会贵阳比, 其生产总值不及贵 阳的 81%,财政收入不及贵阳 50%,而人均值只有贵阳市的 37%和全国水平的 38.7%。
2、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比重低。2007 年遵义市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 22.1%、43.9%和 34.0%。由于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工业 经济中“两高一资”产品比重大,不仅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制约企业和地区经济效益总 体水平的提高。
3、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平均水平悬殊。以北部务川、正安、道真 3 县为例,2007 年其国土面积占全市 27%,人口 18.4%,但生产总值仅占全市的 7%左右,人均生产总值 2800 多元,仅为全市平均水平的38%,比两城区低 18517 元,比中部遵、绥、桐三县低 3150 元,比西部仁、赤、习三县低 5748 元。北部三县不论从经济总量、人均水平,都与全市有较大的差距。
4、城镇化水平低,农民人均收入少。2007 年全市城镇化水平仅为 33%,全市生活和劳 动在农村的人口仍有 67%以上,低于省会贵阳市的 47%,低于全国 45.7%的水平。广大农村 基础设施建设普遍落后,大多数农民只能依靠传统种养植业维持生计,农民收入水平低,与城市的差距还在不断拉大,2005年我市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 3.5:1,2008 年差距扩大到 3.8: 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3300 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2525 元),农村与城镇居民的 恩格尔系数分别为 48.7%和 41.4%,城乡差距更加扩大。
5、富余劳动力多,就业压力大。遵义是人口大市,2008 年年末户籍总人口为 744.02 万人。农业人口数 628.57,非农业人口数 115.45。其中 18—35 岁 219.09,占总人口 29.4,35-60 岁 242.96 占总人口的 32.7。两项合计占总人口的 62%以上。不论是总人口还是农业 人口和青壮年劳动力比例在贵州都首屈一指,由于第三产业不发达,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城市 待业人员都高居贵州省首位,劳动就业压力非常突出。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企业用工 需求下降,外出务工人员纷纷回流,造成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6、生产方式落后,劳动生产率低。遵义无论工业或者是农业,生产手段和生产技术水 平普遍都比较落后。特别是农业生产方面, 仍然沿用传统的耕作技术和一家一户的经营方式, 不仅难以形成规模经济,而且劳动生产率低。加上许多农民文化科技素质低,观念落后,大 量农产品加工程度不高,农产品附加值低。 除此之外,在征地拆迁、安全生产、商品房销售、环境污染、移民搬迁等方面也存在许 多问题和不确定因素,这一切都对维护社会稳定增加了难度。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