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刚:产品主义的胜利

家乡区县: 龙泉驿区

做游戏,对吴刚而言已经是乐趣。不差钱的心态让顽石在做产品的时候更从容。

“有什么比做着自己喜欢的事还赚着钱更美的事儿呢!”顽石互动CEO吴刚笑着对《创业邦》记者说。2009年,在创新中国DEMO CHINA武汉总决赛上,他用6分钟的时间征服了挑剔的评委,赢得了创新中国“成长之星”。

3年前,正是Symbian系统如日中天的时候。二次创业的吴刚开发了一款名为《契约》的手机网游,站在了“创新中国”的舞台上。那时候《契约》刚刚上线不久,每个月只有几十万的营收,1年也不过四五百万。3年过后,顽石的营收规模至少成长了20倍。“当时得了我们第1名,回来之后业务一路飞奔。你们比我们当事人还看得准啊。”。

吴刚参加比赛的时候,已经是他离开自己一手创办但已被盛大收购的“数位红”之后的二次创业。他之前创建的公司并非顽石,而是V8手机软件公司,顽石乃是吴刚的妻子曹红于同时期所创建。在手机软件遇冷和金融危机的双重打压下,V8几乎烧光了IDG对其的A轮投资,手上资金不足百万美金。

与此同时,中国的手机网游业务却初现曙光,顽石开始受人关注。V8在资金趋紧的情况下,为了避免被清掉的命运,只能接受投资人的建议,将顽石以换股的方式并给V8的股东,并以新公司的名义继续融资。吴刚考虑再三,向妻子曹红提出了将顽石并给自己的要求,最终曹红也接受了这样一个“不平等”的条款。“男人有没有条件都要娶个好老婆。”这是吴刚在回忆当初融资风波时感触最深的一句话。

顽石拿到了新融资,吴刚正式开始了自己的手机网游事业。

注重产品,而不是市场

“参加比赛既是为了重拾信心,也是为了宣告自己的复出,让VC知道我现在做的事。”吴刚说,任何有融资需求的公司都不能保证原投资人会继续跟投;参加比赛取得名次,不但可以增强他们继续跟投的信心,还可以增加引入其他投资的可能。

“《契约》研发就用了两年,一上线,三个月内就把所投入的钱全赚回来了。”吴刚说,创新是游戏发展的原动力,在《契约》之前,国内手游以回合制居多,《契约》以即时互动、强调PK和组队配合等全新的游戏元素,给了玩家不一样的感受,获得了很好的市场反馈,第1年扭亏,第2年就开始盈利。

如果说《契约》还只是成全了顽石在收入上的扭亏为盈,《二战风云》则真的是一款让顽石名利双收、声名鹊起的游戏。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风云变幻,Symbian系统逐渐没落,App Store带来的淘金热潮成就了无数的开发者,游戏类应用凭借清晰的商业模式尤其令开发者追捧。在数以万计的游戏App中,开创iOS战争策略类游戏先河的《二战风云》从一上线就备受关注。至2011年底,《二战风云》以巨大优势成为App Store所有应用中的iPad总收入年度冠军,iPhone总收入第3名。

“《二战风云》推出一年多来,iOS版的累计收入已达到1000多万美金。”吴刚说。总结经验,吴刚只用了三个字:不着急。在产品为王还是营销为王的争论甚嚣尘上的时候,顽石花在广告推广上的钱迄今为止还不到2万,游戏增长全靠口碑营销。这种传统从《契约》时代就已经开始了。所以吴刚把顽石定义为一个产品化的公司,而不是市场化的公司。虽然顶着CEO的title,但实际上顽石的人力资源、财政、行政基本都由吴刚的妻子曹红负责,他自己的任务就是盯产品:“我是一个Producer。”

三脚猫abu(2015-04-2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