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长陈可钰

家乡区县: 清远市清城区

  陈可钰(1882—1944年)字景瑗,乳名阿书。1882年9月生于清远县白石潭田心村农家,16岁读完清远简易师范,考取广东将弁学堂,毕业后派香山拱北当见习统领,与同学邓铿等人加入孙中山的同盟会。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中国几千的封建王朝,成立了中华民国。1910—1911年,陈可钰先后参加了广州庚戌起义和辛亥革命。
由于袁世凯当了总统后,1915年12月改为洪宪元年,准备即皇帝位。12月25日蔡锷在云南发动护国战争,贵州、广西、广东、浙江等地响应,1916年3月22日,被迫取消帝制,仍称大总统,6月6日病逝。形成军阀割据,1921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决定北伐,邓铿从粤军第一师抽调骨干成立总统府大本营警卫团,陈可钰放弃师长担任警卫团团长。
  1922年,陈炯明叛变,暗杀了邓铿将军,陈可钰在广西、韶关、广州等地粉碎了多起刺杀孙中山的阴谋。
  1922年6月16日,凌晨2时,陈炯明攻击粤秀楼总统府,宋庆龄认为同孙中山一起走易被叛军发现,坚持留下来掩护孙中山秘密撤离。半小时后,炮声四起,叛军占领山头。黎明,陈可钰与叛军作战。叶挺在总统府第一防线,陈可钰在第三防线,护卫宋庆龄烧毁文件,经过浴血奋战,击退叛军三十多次的进攻。8时许,停靠在白鹅潭的永丰舰传来两声炮响,知道孙中山已安全抵达永丰舰后,宋庆龄决定下山。陈可钰和叶挺各执机关枪,一前一后,和一位姓姚的队长,掩护她沿着粤秀楼天桥往前爬行,危急关头,陈可钰背起宋庆龄,叶挺在前,杀开血路,冲出总统府。
  1925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成立,粤军第一师扩充为第四军,李济琛任军长,陈可钰任副军长,约二万人,参加第二次东征、南征和统一两广的战争。
  1926年,国民革命军总参谋长兼第四军军长李济琛奉命镇守广州,副军长陈可钰代军长率领第四军的第十师,第十二师和叶挺独立团进军湘、鄂、赣等省参加北伐战争。陈可钰被誉为“铁军军长”。
  1937年,陈可钰因病回家乡后,在田心村旁建立一间汝佩学校。
  1942年,日军入侵清城,陈可钰避居白湾,让出图书馆和住所给清远中学作校舍。还将自己在清远的一些产业收入捐给清远中学,故清远中学也曾叫“景瑗中学”。
  1944年10月一代爱国名将陈可钰将军病逝于石潭,享年62岁。葬于石潭文笔岗顶,李济琛题书:“国民革命军陈可钰将军之墓”。

Theresa(2015-04-2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