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河,自隋唐直至北宋五百余年,经过千百万劳动人民的治理,既有舟楫之便,又有风景之胜。那时的洛河,桃李夹岸,杨柳成荫,长桥卧波,一年四季风景如画。特别是“金风消夏”、“半月横秋”的时节,更是充满诗情画意。
千余年来,洛滨景色便使许多诗人留连忘返。早在三国时,曹子建说他在河畔遇到一位神女,他就借题发挥写了一篇《洛神赋》。号称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曾徘徊洛滨,不忍离去。唐高宗时,上官仪循着河堤,缓辔咏诗,洛滨景色之佳,可以想见。白居易诗赞曰:“津桥东北斗亭西,到此令人诗思迷。眉月晚生神女浦,脸波春傍窈娘堤。柳丝袅袅风缲出,草缕茸茸雨剪齐,报道前驱少呼喝,恐惊黄鸟不成啼”。
相传伏羲氏的女儿宓妃非常美丽,有一天在渡洛河时不慎落水,死后成为洛水之神。曹植曾写《洛神赋》一文盛赞洛神的美貌。洛河两岸筑砌堤防,遍植花草树木,清风徐来,碧树婆娑,景色宜人。每逢夏秋,夕阳西下,彩霞满天,洛水河畔,游人如织。在隋唐时期,洛河水量浩大,桃李夹岸,杨柳成荫,芳草鲜美,长桥卧波,帆樯林立,四季���景如画,尤其是到了“金风消夏,半月横秋”的夏秋时节,更是充满诗情画意,故有“洛阳自古多才子,无人不咏洛阳秋”之说。
公园初步建成后,即命名为“洛浦公园”, 取洛阳八大景“洛浦秋风”之意。
“把昔日冬天黄沙满天,夏日苍蝇乱飞, 一年四季垃圾遍地的10公里长的洛河乱石滩建成了四季常青、 三季 有花的洛浦公园……”省里一家报纸盛赞洛浦公园。
经过近10年连续不断的建设,特别是2007年洛浦公园东延长线竣工后 ,洛河两岸形成了风光旖旎的景观带。 如今,洛浦公园北岸景区16公里,在西苑桥至洛阳桥段共有30个大小广场 、30组亭子廊架、10个植物专类园和诸 多园林小品;洛阳桥至瀍河口的历史文化区内, 建有河图洛书、商王祈雨、会盟史话、定鼎九州、东汉太学等反 映洛阳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的14个文化广场, 用园林小品和铺装、雕塑、碑刻展示了洛阳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实现了园林艺术与历史文化的完美结合, 形成了多层次、景观丰富、具有优美韵律的带状园林景观。
南岸景区是12公里长、40米宽的绿地, 以常绿和落叶乔木片植密林为主,高低错落,富有野趣。千亩国花园 以隋唐历史文化为基础,以牡丹文化为内容, 林木叠翠,楼榭相连,为南岸景区增添了美丽的景观。
经过疏浚、治理,5级橡胶拦河坝在河道上建起, 700多米宽的水面形成了洛浦公园碧水蓝天的美景。中央领 导人、外宾参观洛浦公园后感叹:“洛浦公园规模宏大, 水域开阔,是融园林绿化、园林建筑、园林景观、园林文 化于一炉的新型开放公园,再现‘天下名园重洛阳’的盛景。”
如今,洛浦公园西延伸工程中的生态湿地公园正在紧张建设, 2008年3月底,自瀛洲大桥逆流而上,长达2.6公 里的洛河将呈现两岸花草遍地,河中岛屿棋布, 空中水鸟飞翔的怡人生态景观。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